萬靜 何菊芹
摘要:問題意識對數學教學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學生有了問題,思維才會有方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仍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他們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數學教學
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意義。學生有了問題,思維才會有方向、有動力,才能驅使學生主動解決學習當中的疑惑。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尤為重要。但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問題的質量,讓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還有待于我們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與實踐。
一、 什么是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學生在認知活動中遇到的,難以用已學知識解決所遇問題而產生的一種困惑、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在問題意識的驅使下,學生能充分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地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極大地提高自己的主動求知欲。
二、 學生缺少問題意識的根本原因
就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來看,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本就不是很高,更談不上提問題了。雖然有部分學生能提出問題,但問題缺乏可探究性,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深入分析不難發(fā)現,當前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方式等仍是阻礙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因素。
(一) 當前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只能當“好學生”
好學生的重要標準就是要聽老師的話,反過來說就是不能對老師提問。不讓提問其實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教師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確保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且一切過程都應該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提問題的學生多了,提的問題太偏了,這都可能會打亂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師的教學任務就可能完成不了。
(二)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敢且不會提問
首先,教師的權威從小就在學生的頭腦里根植并發(fā)展成習慣,也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依賴心理。因此,學生不想也不敢向教師提問,只是一味地接受。其次,在教學設計之初,教師就已經把可能產生的問題都策劃好了,學生只能在這些設計好的問題中打轉,即使偶爾跳出框內,教師也會很快把學生重新拉進來。這種教學方法基本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學生也就放棄了思考與探究,最終導致學生不會提問。
三、 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
(一) 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前提是轉變教學觀念
小學數學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就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把課堂的主體歸還給學生。此外,教師需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正確面對學生的提問,鼓勵學生質疑,保護與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與好奇心。
(二) 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保證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當學生有了會提問的能力、敢提問的精神,教師還需給學生提供能提問的平臺,也就是要在教學中多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比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一課中,把課堂設計成以下幾個步驟:①讓學生觀察生活周圍的各種實物圖形,并找出其中認為具有三角形特征的圖形;②進一步觀察三角形實物圖形,提出問題:三角形的意義是什么?③為學生提供長短不一的細鐵絲,讓學生自己搭建三角形;④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討,解決課始提出的問題;⑤學生繼續(xù)進行思考,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學生思考后,拋出關鍵詞:穩(wěn)定性、內角和);⑥學生反問教師環(huán)節(jié)。通過這種學生提出問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有效保證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三) 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核心是鼓勵質疑
質疑是學生思維的開端。教師要大膽地給學生質疑的空間,提供質疑的機會,讓每一種可能性都蹦出火花。比如在教學“商中間有0的除法”時,先讓學生說出一些0除以一個數的例子,有的說0÷2=0、有的說0÷5=0這時,有個學生說0÷0=0,馬上就有學生站起來質疑:“你說得不對,0÷0也可以等于1,因為,根據‘商×除數=被除數,0和1相乘也得0?!币皇て鹎永耍瑢W生議論紛紛,筆者趁機讓學生圍繞0÷0=?這道題展開討論,最后,同學們發(fā)現,當0作除數時,0除以0找不到一個確定的答案。因此,最后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四) 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是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該從細節(jié)入手,從最基礎的培養(yǎng)著手。通過展示自己教學過程中的思維過程,有意識地為學生做示范,學生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提問題;另一方面要逐步明確學生在哪兒提問質疑,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引導學生從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guī)律的結論處找問題,從數學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闡述中找問題,從解題的過程與方法中找問題,從動手操作的實踐中找問題等。此外,為了使學生的思維不局限于書本知識,教師還可以搜羅一些開放性的習題供學生探究。這類題目能夠進一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問題意識。比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公式之后,布置這樣的習題:如何畫一個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學生經過嘗試,隨意長度的邊長組合成的三角形怎么也湊不到12平方厘米。突然有學生就提出通過面積公式可以正確畫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然后其他學生恍然大悟,把12能夠通過以下算式得出:3×8÷2=12、4×6÷2=12,于是一個個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就畫出來了。
總之,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絕非朝夕,教師也可從教學其他方面來加以努力。但不管采用怎樣的方式方法,歸根結底還是要遵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為了質疑而質疑,要讓學生樂在其中,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姚富奎.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4).
[2]賈曉芳.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64).
作者簡介:
萬靜,何菊芹,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永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