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作文能力是學生情感抒發(fā)和表達的主要表現,更是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因此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然而,小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不成熟,知識積累量還不夠,作文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以新課程標準為目標,結合學生特點和學習實際,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作文教學策略,提高學生作文興趣,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寫作訓練
一、 引言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語言交流和語言表達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表達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睂懽髂芰κ钦Z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使學生易于寫作和表達。他們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學習寫作的能力,對小學生從小培養(yǎng)寫作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二、 課程標準視野下小學寫作教學的要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發(fā)生改變,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作文教學來說,教師應指導和幫助學生完成以下任務:
(一) 注重真實的感情
寫作是對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內心感受的挖掘和表達,這不僅僅是模仿和復制,只有通過寫作表達作者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寫出來的一篇文章才是情感的真正流動,可以感動自己,可以感動他人,可以體現“了解世界,了解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
(二) 注重作文的創(chuàng)新
由于小學生受到思維發(fā)展和經驗水平的限制,自己無法完全創(chuàng)新一篇寫作的文章,所以小學生的寫作應以創(chuàng)新為基礎,加之各種各樣的閱讀來輔助,具體來說,創(chuàng)新就是小學生用他們獨特的視角來表達內心世界和精神感受。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是起到指引的作用,用自身的教學去引導學生們大膽創(chuàng)新寫作。對于學生來說,不應該用用考試的標準來硬性要求他們寫作,要盡力保護和鼓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 學生的主要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個體的發(fā)展中,語言和思維都在不斷地提高,這就需要廣大教育者的幫助和引導,不能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在保證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保證教學過程中的秩序和效果,這是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教師們探索課程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三、 思維導圖的特點及其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思維導圖是由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托尼·巴贊在20世紀70 年代提出的一個學習方式,或者說是一種學習工具。思維導圖作為訓練思維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工具,充分利用了繪畫和寫作的技巧,各個層次主體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從屬關系或相關層圖,通過圖像、顏色和空間建立記憶鏈接。
思維導圖通過學習工具的方式來提高學習者的智力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維水平,因此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都把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考工具,由老師傳授給學生;而在新加坡,思維導圖已基本成為中小學生必修的課程。小學學生的智力處于圖像記憶的階段,如果應用得當,他們可以用一半的努力得到兩倍的結果。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思維導圖具有以下優(yōu)點:
(一) 發(fā)散性
思維導圖的結構與腦神經元網絡的分布圖相似,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最終形成了脈絡膜結構的連接和連續(xù)延伸。寫作時,學生可以自由地圍繞一個關鍵詞展開,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不知道如何寫作的問題。另外,由于每個人的經驗和思維都是不同的,無論是誰的作品都有可能是具有閃光點的作品,這一點可以說是與創(chuàng)新時代的精神要求所相呼應的。
(二) 直觀形象性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思維導圖穿插著大量生動的圖像和符號,可以把復雜的知識體系結構直觀化和可視化,幫助學生們加強關鍵詞的記憶和理解,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想象力,促進了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三) 師生互動性
在應用思維導圖的寫作過程中,學生是創(chuàng)作者,是占據主導地位的第一作者,而教師則是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為學生創(chuàng)作起到導向作用的第二作者,其實這無形之中鞏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師還可以先行完成他們的思維導圖,然后再與學生交流,這個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師生之間思想的碰撞會擦出最燦爛的屬于智慧的火花。
四、 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這一全新的思維工具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步驟:
(一) 預備過程——教師導向
在寫作之前,教師首先要收集和整合資源,并建立關于自己的寫作指導的導圖。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寫作的主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集和整合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一個思維聯想的程度,否則會影響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在這個準備過程中,可以說是教師起著主導作用。
(二) 教學過程——學生為主
在課堂上,應當在學生事先準備的情況下,以心理輔導為指導,完成思維導圖的練習與寫作的練習,教師應該提醒他們在思維導圖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過多地干預學生,只要在旁邊適當地引導和幫助即可,要盡量確保學生在學習寫作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從而激發(fā)學生完成練習的熱情。
(三) 評價過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
完成練習后,老師可以先展示他們的作品,讓學生復習,這一過程是教師與學生思想碰撞的過程,教師應以適當的方式指出其作品的優(yōu)點。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去追求卓越的方向,否則學生將無法發(fā)現和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
此外,當教師對學生的思維導圖和實踐進行反饋時,應該對每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并以藝術的方式指出其不足,以促進學生的進步。如果意見不到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可能不會得到提升甚至停止。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其他學生在他們的作品中發(fā)現和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
五、 總結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確實有一個無與倫比的小學寫作教學的優(yōu)勢,但也有許多地方要注意,比如如何培養(yǎng)教師掌握思維導圖以及如何量化思維導圖的教學效果,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地方。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將成為主流,從而促進我國小學生的寫作教學的進步,促進素質教育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文琴.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19).
作者簡介:
姜妍,貴州省赤水市,貴州省赤水市龍巖小學。 t-family: 宋體'>[2]王大根.創(chuàng)建更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J].中國美術教育,2007.5、2007.6.
作者簡介:
黃學芳,浙江省臺州市,浙江省黃巖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