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作為自然科學的組成部分之一,與自然界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細胞學、遺傳學等學科都與人類生命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已經擁有較為獨立的思維能力和個人活動能力,但其年齡較小,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有關生命教育的內容必不可少,既是生物學科的課程要求,又是學生未來發(fā)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更是對學生生命安全負責的一種反映。
關鍵詞: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滲透策略
一、 引言
針對現今社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對人類健康安全發(fā)展而言,生命教育是極其重要的。一個人只有對有關生命教育的知識有所了解,自身才能獲得更好地發(fā)展機會,既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是對他人的生命負責。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只有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才能好好珍惜。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要注意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融合方式,使學生對生命意義有正確的了解和認識,達到生命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生命教育作為生物學中新提不久的一個課題,其學習意義更貼合學生和社會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體都有生命,生命是活體生物能存在的必然前提。因此,想要學習、研究生物就需要先認識到生命的特殊性。人只有對生命時刻抱有敬畏之情,才能獲得思想和情感上的雙重進步,才能養(yǎng)成健全的思想人格,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初中生物課程設置了許多與生命有關的內容,為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生命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生命的起源與發(fā)展過程有所認識,更能使學生明白生命對生物的重要性。世界上的任何生命之間都是平等的,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動物之間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學生在認識生命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學會尊重珍愛人類的生命,也可以學會尊重珍愛其他生物的生命。好的生命教育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世界、認識人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還能讓學生盡可能鍛煉自己的主動學習能力,對相應課題進行研究,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
三、 初中生物教學中有關生命教育的現狀
生物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探究相結合的課程,其教學過程必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其中的生命教育也必然受到影響。
(一) 理論有余,實踐探究不足
在初中生物學習階段,大部分教師在進行生命教育時都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很少安排相關的實踐教學活動供學生進行課題探究。部分教師雖然安排了實踐活動,但是又由于缺乏相應的探究器材、活動場地等,使探究活動發(fā)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導致學生的生命教育大都停留在有關生命理論知識階段,缺乏實際意義。
(二) 學習成績?yōu)橹鳎枷虢逃秊檩o
在新課改的推進下,雖然大部分生物教師已經提高了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但是仍有部分教師依然只以學生學習成績?yōu)閭戎攸c,在教授時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生命教育過程中的德育作用,沒有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未達到生命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 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應用策略
(一)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有關生命教育內容的講授時,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形式。在進行課程方案的設計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講授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可以是PPT,也可以是簡短的小視頻。一般情況下,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講授內容更加生動化、形象化。尤其是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理解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師的教學成果,更能達到課程教育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講授冀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中有關“人的生殖和發(fā)育”內容時,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PPT課件或小動畫。教師可以用PPT進行人體生殖系統(tǒng)的簡單講解,將人類生殖系統(tǒng)的相關圖片進行分解展示,并對其結構和功能進行標注。同時還可以利用動畫制作人體生殖系統(tǒng)的立體模型,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全面學習。教師在講授比較抽象的內容時,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進行描述,比如胚胎的發(fā)育過程、受精卵的形成過程等。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對生命的學習和教師對課程內容的講授,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 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合適的實踐探究活動,探究生命的意義
生物學不僅是相關理論知識的堆積,還是實踐探究活動的重要體現。教師在進行知識的講授時要根據相關內容設計合適的實驗探究活動,以供學生對有關生命教育的活動客體進行探究。通過組織實踐探究活動,學生可以對相關內容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更能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中感受美好,在美好中感悟生命的真諦。同時,實踐探究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都有一定的訓練,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與課程相關的知識,還可以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對日后學生的發(fā)展很有幫助。
例如,教師在講授冀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中有關“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組織相應的課堂活動,讓學生了解生物的分類標準。教師可以先準備不同生物類型的圖片,比如蚯蚓、玫瑰、小金魚、蝗蟲、珊瑚、桃子、海藻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分類。隨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去野生動植物園、海洋館等,還可以去一些小公園,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具體實踐活動地點的選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扮演好一個合格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既確保課外探究的順利開展,又引導參與者親身感受生命的美好,了解生命的真正含義。
(三) 借助課堂講述滲透生命教學,加深學生生命意識
生命教育貫穿于生物教學的始終,而不是只存在于生物知識教育的某些階段。一個人只有時刻對生命存在感恩之心、敬畏之情,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活動時要在生物課堂中穿插相關的生命教育的內容,逐漸深化學生的生命意識,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對學生健全思想人格的形成至關重要。
(四) 結合社會實際情況,灌輸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教師在進行生命教育時不能只講理論內容,更要通過生活中的相關實例使學生了解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生命只有存在才能談人生的未來發(fā)展,因此生命安全是第一位。
例如,教師在進行冀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中有關“我們的身體與健康的生活”內容的講授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一些有關合理膳食重要性的實例和圖片,使學生認識到營養(yǎng)均衡對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影響。教師要盡量找一些具有強烈對比效果的實例和圖片,讓學生可以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同時,教師在講授有關生命意義的內容時還可以引用實例讓學生認識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意義。
(五) 加強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
在生物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從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尊重、熱愛生命,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教師要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則,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尊重,對學生日常溝通交流方式有極大的示范作用。
五、 結束語
本文以新時期下初中生物教學階段中的生命教育內容為核心,闡述生命教育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生物教學過程中有關生命教育的現狀,最后提出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對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有關生命教育的課程開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佚名.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探討[C].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2018.
[2]姜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7(5):122.
[3]佚名.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12):11.
[4]程澤其.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學生物教學,2017(11X):30-31.
作者簡介:吳嬌媛,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qū)長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