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芹
【摘要】摘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小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單靠課堂上的功夫,是遠遠不能滿足其需要,更不能達到新課標中提出的要求。使學生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昂i煈{魚躍,天高任鳥飛”。學生在書海中遨游,鳥兒在藍天里展翅飛翔,這正是語言學所追求的“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
【關鍵詞】關鍵詞: ?閱讀能力 ???;閱讀興趣 ??;最高境界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速度之快迫使人們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要做到這一點,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使一個人在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就酷愛讀書。語言大師呂叔湘先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兩個迫切問題》中說過這么一句話:“少數(shù)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們的經(jīng)驗,異口同聲地得益于看課外書”。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曾有一位大學生問他:“你沒有上過一天大學,為什么能寫出那么出色的文章?”魯迅說:“我雖然沒讀過一天大學,但我把世界各國的名著幾乎都看過一遍?!庇纱丝梢姡n外閱讀是何等重要。
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呢?
(一)一、創(chuàng)造機會,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第一次的課外閱讀指導一定要精心策劃(指第一次集體閱讀)。為了確保每個學生快樂地閱讀,使他們覺得閱讀是一種美好歡樂的事,教師需努力做到:
(1)選擇特殊的日子,并提前通知孩子,讓課外閱讀日進入倒計時,讓孩子們似迎接節(jié)日一樣等待它的到來。
(2)安排在課內(nèi)進行閱讀,統(tǒng)一課外閱讀內(nèi)容,以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橫向比較,及時檢測。
(3)可以選擇童話故事之類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宜少忌多,宜淺忌深,宜趣忌乏。
(4)(4)開展講故事比賽,并為他們的小小成功鼓掌歡呼或贈送有意義的紀念品,讓孩子們像歡度節(jié)日一樣記住第一次閱讀的甜滋味。
(5)(5)教師鼓勵并表揚一部分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總結富有啟發(fā)性。
二、教給方法 , 保持興趣。
1、“借書閱讀”法。古人說得好:“書非借而不能讀也”。事實上,小學生身邊的課外書有的也不少,可讀得并不多。那怎樣使身邊的書用起來。不妨可以,發(fā)動學生將自己身邊的或家中的課外書捐出來,建立“小小讀書角”。選一名圖書管理員負責,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并定期交流,或進行講故事比賽等活動。也可以,向圖書館借書讀或跟臨近班級同學交換圖書讀,不過要規(guī)定時間,制定閱讀計劃??筛鶕?jù)學生閱讀的情況而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讓每個人都能在他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閱讀,“跳一跳,摘到桃子”,其樂無窮也。
2、“帶課題閱讀”法。即讓孩子們帶著某個特定的感興趣的問題,有探究性地去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所要做的便是滿足他們的這種需要,激發(fā)其學習的沖動和欲望。“帶課題閱讀”伊始階段,教師要在擬題上加強引導,提倡圍繞同一課題閱讀。而后,在學生閱讀水平漸高時可依據(jù)個人喜好,任選一題,獨立閱讀;亦可以小組合作,去搜集資料,獲得知識,進而獲得結論。
“書到用時方恨少”。當一個人遇到了某個課題,當他面臨需要解答的問題時,他就會去求助于書。孩子們更不例外。就在他孜孜以求的時候,他的周圍不可思議地出現(xiàn)了一種“有趣的連鎖反應”,即他生活的空間不斷地被與這一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包圍了:去書店時,會發(fā)現(xiàn)與自己問題相關的新書;在同學的書架上,在電視上,在報紙上……這種出乎意料的相遇帶來的喜悅及答案恍然大悟后的愉悅都是令人刻骨銘心的。
三、積極鼓勵 ,發(fā)展興趣。
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要善于巧妙運用各種各樣的激勵手段,催化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強化學生成功的歡悅,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和上進心。獎勵主要有如下幾類:
⑴頭銜類。顧名思義,授予學生各種榮譽稱號也:“閱讀之星”、“小高爾基”、“小書迷”……與世界大師們并駕齊驅,是每個小讀者的心愿。此外,還可以用成功小讀者的名字命名,如“李鵬閱讀日”。
⑵特權類。給成功的小讀者一些“人無我有”的特別優(yōu)越感,如在國旗下講話的殊榮;掌管圖書柜鑰匙的興奮;無限制借書的快樂;免費進城逛書店的幸?!?。
⑶物質(zhì)類。一本有趣的書,一塊新穎的橡皮,一個精致的電話本,都是發(fā)動孩子們在書海中探索的“馬達”。物不在多,而在于新也。
當然,上述三類激勵閱讀方法也可以綜合運用。但是不管哪種獎勵,都要講求新穎,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
四、活學活用,提高興趣
根據(jù)兒童愛仿效的特點,讓他們的所讀有用武之地。讓他們在閱讀一些結構上極有特點的文章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仿寫,從而嘗到閱讀的甜頭。將優(yōu)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并由其他同學加以評述其優(yōu)點及值得的修改的地方,并適當進行表揚。倘若把質(zhì)量上乘的仿寫文積累起來,編印成冊,則更能給兒童一種成就感。這樣,讓兒童那種潛在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挖掘。
還可以利用多種有趣的形式經(jīng)常定期檢查學生課外閱讀效果,達到激勵促進的作用,提高閱讀的興趣??唆斊账箍▼I說:“布置家庭作業(yè),缺乏檢查,只有間或檢查一次也會使紀律松馳”。對孩子們布置的課外閱讀作業(yè)也是如此。不同讀物可有不同的檢查方式。如檢查“謎語”的閱讀效果,“謎語大競猜”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每期大賽定一個主題,如動物類、植物類、人體器官類、自然物類。由孩子們自己事先獨立選抄好不為眾人熟知的謎面,再以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在教室登臺亮相。這樣,實際上每個人都身兼雙重身份:既是制謎手,又是猜謎手。制謎手的謎不被破;猜謎手射中他人謎語均可得分。按累計得分高低進行“日謎手”、“周謎手”、“月謎手”的評比活動,同時,給閱讀效果作出等級評定。為了成為猜謎高手,孩子們開始博覽謎書;為了成為制謎高手,他們不惜買與眾不同的謎語書,從中篩選并學習,并且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學著自制謎語。學生從會讀到樂寫、會寫,不正是語文教學的追求嗎?此外,還可以采取閉卷測驗形式。
只要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把活動準備充分一些,而不是隨心所欲或放任自由,就可以使課外閱讀活動更具有計劃性、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