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鳳婭
摘 要: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發(fā)學生能夠進一步地主動學習、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進行評價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選擇多種評價方法。在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應該全面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調整、改善學習方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激勵性評價;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
激勵性評價是評價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展現出來的閃光點,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點滴變化,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讓學生感受到在支持性的環(huán)境氛圍,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思維,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情感。
一、營造評價氛圍,構建愉悅空間
教學的藝術內涵并不在于傳授這一過程,而是在于激勵學生、喚醒學生,相關的研究表明,當學生的某些良好行為、優(yōu)良品格展現出來之后,如果能夠獲得教師和家長的認可、表揚,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滿足感、成就感,形成更加愉悅的心理氛圍,并且也能夠帶動同年齡的人朝著這一方面甚至是更高層次發(fā)展。常年的教學經驗也證明了實行激勵誘導手段,及時評價學生、認可學生,對于學生來說有著無窮的誘惑力,也能夠激發(fā)他們更多向上的力量,這一力量對學生的學習來說無疑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只有有了這種激情,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才能夠變得更加富有活力,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必須要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他們的自信,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情。例如,在進行梯形面積計算這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先讓學生自己探究,如何才能夠計算出梯形的面積?有幾種方法?有些同學會嘗試將梯形切割開來,變成兩個三角形和一個矩形,分別計算這三個部分的面積然后求和,教師這時就可以進行激勵性評價,先肯定學生的做法是正確的,并且是較為簡單的,然后再鼓勵學生開拓新的內容,以這一方法為基礎,還有什么更加簡便的操作呢?這時又有學生提出,可以將一旁的三角形移到另外一邊,這樣一來兩個三角形形成互補,梯形轉變?yōu)橐粋€矩形,因為圖形移動前后面積不變,因此只需要計算這個矩形的面積,就能夠得到梯形的面積了。這種方法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潛力,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效果,促進他們能夠更加全面地發(fā)展。
二、拓展評價范圍,關注學習過程
對于學生的評價,其實并不僅僅是學生最終學習成果、收獲的效果的評價,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對這一過程進行評價,關注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關注他們的學習水平,也要專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的建立,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透過學生展現出來的現象看本質,從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分析他們思維的變化。例如,在“舉一反三”的練習中,教師就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開拓他們數學解題的思路,幫助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應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在評價語言上,教師可以進行提示性的鼓勵,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讓他們敢于去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標新立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學習估算這一內容時,有這樣一道題目:給出了十一黃金周期間參觀天安門的人數900、600、1400、1300、1500、1680、1200,要求學生估算這一周平均每天來參觀的人數。有學生估算1400,也有學生估算1200,教師可以讓他們將自己估算的思路簡單說一說。有一些學生說,就是進行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忽略后兩位數字,對最后的計算結果影響不大,也有學生是利用了坐標軸,以1200為中心,在軸兩側標出每一天的數字最后推算,后一種方法就是非常創(chuàng)新的,教師要進行表揚,培養(yǎng)的學生自信心。
三、多元評價機制,延伸發(fā)展空間
在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中,很多教師只是進行單方面的評價,學生只能夠看到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但是其實生生之間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從同齡人角度提出的意見往往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發(fā)現問題。教師可以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相評價,可以從探究方法、學習內容、學習習慣三個方面入手,先交流對方的優(yōu)點 再提出一些缺點和改進的意見,分析不足的內容,讓小組成員能夠看到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集體都能夠進步。除此之外,還有學生自評,因為只有學生自己才知道,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到底遇見了什么問題,有什么問題是自己無法解決的,了解自己學習過程中情緒的變動。讓學生自己成為評價的一環(huán),能夠使得整個評價變得更加客觀,讓學生通過審視自我,分析自己的學習活動,找到不足,了解需要堅持下去的好習慣,成為一個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人。當然,在評價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語往往會對學生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能夠更加直接、深刻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學習的發(fā)展。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評價,采取激勵性的評價原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得到全面的提高。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