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會容
【摘要】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指的是使用動態(tài)教學因素之間的互動進行的課堂學習形式,這樣可以有效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主思考和合作能力。但是當前的小組合作學習存在漏洞和誤區(qū),所謂的合作可能虛有其表,本文對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 小學語文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046-01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教師需要關注當前課堂中互動少、互助少以及教師講解為主體的教學形式,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操作和合作探究,關注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和培養(yǎng),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把課堂教學的效果發(fā)揮到極致。
一、科學構(gòu)建學習小組
在構(gòu)建學習小組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差異性的分組原則。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而構(gòu)建四人到六人的學習探究小組。在構(gòu)建學習小組的過程中,需要結(jié)合不同能力素養(yǎng)以及性格特點的學生,而后進行隨機分組。各個小組之間不能存在過大的優(yōu)劣之分,盡可能維持各個小組的公平。每個組要設組牌,組牌上要有閃亮的組名、響亮的口號、小組成員的分工及職責(組長、梳理員、匯報員、提醒員、計時員等)、小組的約定及小組的心愿,避免出現(xiàn)“圍觀和等結(jié)果”的問題。同時,需要避免各個小組之間任務的質(zhì)量差別,這樣會影響到不同小組的成功體驗。在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各個組員都需要民主平等以及坦誠相見。教師需要科學分配每個學生的任務,確保學生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悅,并且在潛移默化中發(fā)展團隊合作意識。
二、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
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實際問題的難度選擇教學方法。如果相關的問題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和探究性,那么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完成。如果相關的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富有啟發(fā)性以及探索性的問題,根據(jù)相關的合作內(nèi)容,把握合作的時機是比較關鍵的,是教師必須注意的部分。相關實踐證明,以下的情況下,比較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問題的答案并不唯一;問題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矛盾。對于這些情況,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助和交流。
例如,在講解《“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特征,提出針對性問題:鳳辣子是個什么人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分組了解這個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并且復述相關的人物情節(jié)和故事背景,從故事中分析鳳辣子的性格特點,同時標記相關的關鍵詞,同學之間可以分享和交流相關的內(nèi)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控制討論的時間,避免學生浪費討論時間進行聊天,而后進行班級匯報。因為閱讀能力的差異,不同的學生產(chǎn)生了不同的理解,一些學生認為鳳辣子熱情大方,一些學生認為鳳辣子是圓滑至極的性格,她表面對林黛玉很好,但是最終目的是討好賈母。對于這篇課文中可以深度發(fā)掘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合作探究中,進而拓展本文的知識內(nèi)容,讓學生圍繞著這個課文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同時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根據(jù)合作目標有效引導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任務屬于重要手段,進而提升學生的探究以及知識探索能力。在具體的學習中,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教師的引導是比較關鍵的,不能僅僅讓學生沒有目的的合作探究。相關的有效引導思路包括:第一,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活動。第二,為學生講解合作程序。第三,教會學生合作學習方法。第四,鼓勵學生在課后探索研究。教師需要把握時機,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中獲得特別的學習體驗[1]。教師需要實施這樣的引導: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性格和知識基礎進行搭配,引導學生收集課文相關的材料,就我國資源短缺、溫室效應以及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和思考。學生可以上網(wǎng)調(diào)查相關的資料內(nèi)容,利用小組的形式收集和整理相關視頻和圖片。
四、實施科學的評價方法
教師的有效評價是學生探索的方向標和指明燈。教師的評價需要貼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并且關注學生的整體學習探索歷程,這樣才能給出中肯和可信的評價結(jié)果。在實際的合作中,教師需要特別關注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不僅要看到他們的學習成果,還需要看到他們的探索流程。
例如,教師可以使用教師總評、學生自評以及小組成員互評的評價方式,這樣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分組合作以及探究中的具體問題,結(jié)合學生的基礎情況以及性格特點,優(yōu)化后續(xù)的小組合作安排,確保每個學生可以獲得發(fā)展和成長,促進他們交流能力、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
綜上,我國在小學教育中,已經(jīng)開始廣泛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師在實踐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jīng)驗。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掌握有效教學思路,進而利用這些科學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丁敏.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