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優(yōu)麗
摘要:語文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而小學階段是奠定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通過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為此,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策略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040
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是小學教育中語文教學的重點,而二者之間又有著緊密的聯系,具有相互促進作用。通過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運用能力得到鍛煉,切實實現了語文教學的目標,為此,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精彩之處貫穿于中國的語言文化中。所以,語文學習中充滿了奇妙之處,結合小學生的能力與特點,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語文知識中自得其樂,這樣才能使語文學習變成一種享受、一段奇妙的旅程,而不是學生的負擔與噩夢。為此,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應側重對教學模式的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比閱讀與寫作,學生更喜歡閱讀,這是一個吸收知識的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豐富人生體驗,感受更多新鮮事物,而且閱讀的過程不會為學生學習知識增加負擔,能夠使學生的精神獲得愉悅。因此,很多學生不僅喜歡在課上閱讀,在課下也通過閱讀課外讀本滿足自身的閱讀需要?;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從小學初始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當學生掌握豐富的語言后,通過引導即會產生訴說與傾訴的欲望,從而逐漸落實到筆紙上,產生寫作的興趣。
例如,在小學入學階段,當學生適應小學教學環(huán)境以及學校氛圍后,語文教師則可以著手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開始利用其感興趣的書籍,讓學生每天在課上或課下利用10到15分鐘的時間進行閱讀,然后在課堂上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選擇幾名學生對其閱讀內容的感悟進行簡單的描述。小學生的詞匯量較少,語言較為貧瘠,教師應鼓勵其樹立信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逐漸讓學生將閱讀感悟落實到紙筆上,學生剛開始只能就某一話題寫一段文字,久而久之,則可以寫出完整的文章。而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對閱讀、寫作產生興趣,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二、閱讀、寫作相結合,發(fā)揮相互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指導綱要指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是不可忽視的,在寫作教學中,應引導其將閱讀中掌握的知識技能進行充分實踐。簡單來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是吸收知識的過程,學生不僅要吸收知識,還要將知識運用到現實中,而這個運用的載體就是寫作。所以,可以將寫作作為一個沉淀的過程,其檢測了學生在閱讀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也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閱讀內容的豐富性、科學性,還要將閱讀中的語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利用閱讀去感悟、去探索,從而掌握寫作技巧、語言駕馭技巧和表達技巧。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仿寫、續(xù)寫以及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處實現讀寫結合,促進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升。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教學中的經典文章,讓學生通過仿寫的方式強化其語言運用能力。在模仿階段,學生無論是寫作結構、技巧、語言形式都會與模仿文章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但這并不代表學生在寫作中毫無創(chuàng)造,雖然采用的是仿寫的方式,但教師不應將學生的思想與想象束縛在仿寫文章的框架中,允許學生通過自身的理解與感悟進行表達,但要保障寫作技巧使用正確。
近年來,利用文章空白處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與續(xù)寫相同,都增加了寫作的難度,其要求學生必須基于對文章的理解才能填寫出與文章內涵、意境相符的內容;但這也是吸引小學生興趣的地方,由于學生想法不同,其對文章的理解也不同,所以續(xù)寫以及填補空白的內容也五花八門,但小學生表現欲望強烈,其可以通過自己續(xù)寫的內容充分表達自身新奇的觀點,從而產生強烈的滿足感與自信心。因此,利用這種方式,實現閱讀與寫作的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汲取知識,在寫作中充分享受快樂。
三、利用寫作成果體現閱讀對寫作的作用
小學教學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對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著促進作用,不僅是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強化小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利用學習成果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與作用,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不斷強化自身的能力。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判斷更科學、更準確,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調整教學手段,例如,利用寫作成果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勝心,教師可以將優(yōu)秀作文在全班以及全年級學生面前展示,并為學生分析其中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從同學身上吸取成功經驗,從而能夠更踏實的閱讀與寫作。
綜上所述,從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的關系來看,實現融合教學是其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科學、有效地融合,能夠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不斷提升。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奠定扎實的語文學習基礎,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趙賽月.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3).
[2] 葉 苗.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語文課內外,2018(2).
[3] 石靈芳.分析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有機融合與相互促進[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密市袁莊鄉(xiāng)中心學校 45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