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平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道德法律素養(yǎng)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給予他們科學、正確的引導。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道德法律的教學有效性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生活化思維理論對教學的作用,從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道德法律課程的興趣,如何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教學以及課外教育等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了將生活化思維貫穿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006
在目前初中德育與法治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水平的關聯(lián)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初中德育與法治教學需要生活實踐的指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化思維來進行教學,使學習與生命教育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應充分研究教材,合理開發(fā)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去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知識,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運用實際能力不斷提升,也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所裨益。
一、做好生活化教學設計
在大力推進生活化教育模式過程中,教師應該勤于探索,做好教學課程生活化設計工作,對新型教學模式有全新的認識,還要從內(nèi)心對生活化教學產(chǎn)生認同感。在授課過程中,體會生活化教學帶來的顯著成效。在備課過程中,要根據(jù)課程需要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課程找到不同的授課方式。摒棄以前一成不變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將課程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積極性,最終達到讓生活化教學帶來的優(yōu)勢在學生中得以體現(xiàn)。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課程導入方式只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教學主體內(nèi)容才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诖耍瑸榱苏嬲岣叩赖屡c法治生活化教學水平,教師還要注意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深入剖析教材,合理規(guī)劃設計教學內(nèi)容,進而聯(lián)系學生生活,選擇與教學相貼切的生活片段,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這一教學情境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熟悉感,進而融入到情景中,在情景的引導下參與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
三、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的核心是將教學生活化,將生活教學化。所以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首先課程內(nèi)容要貼近生活,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同感。教師在選擇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不能夠隨意進行選擇,而是要對生活中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進行精煉,尋找具有教學意義的例子來進行教學,這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師在進行集體主義教學的時候,就可以以班級為例,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班級的一些看法。學生在回答的時候肯定會根據(jù)班級日常生活來進行回答。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再進行講解,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看法的局限性,還可以讓他們更容易理解集體主義的重要性。重復這樣的過程,就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周圍的世界,樹立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zhì)量
多媒體教學不僅具有良好的視聽效果,同時在信息化背景下也具備容易獲取的特點,教師除了可以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多媒體課件以外,也可以播放思想道德教育電影、法律紀錄片和影視材料,這些影視資料貼近生活,可以帶來更深刻的認識。例如,在學習珍愛生命主題課文的時候,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體技術,播放《辛德勒的名單》《泰坦尼克號》《后天》等電影。通過向?qū)W生展示電影主人公面對災難時的不放棄、樂觀、相信希望等特點,給學生帶來強大的心靈震撼。在此之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面對苦難、挫折的經(jīng)歷,并開展有關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班級討論。通過多媒體手段融入道德與法制教學,既加強初中生對知識的印象掌握程度,同時增強了生活體驗,提高了感知能力。
五、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
生活是科學課的源泉,沒有生活,科學課就是枯燥知識點的堆積,同樣,沒有生氣的科學作業(yè)也顯得效率低下。要提高效率的辦法就是提高學生興趣,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fā),讓學生覺得能解決生活中碰到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能力;把所學運用到生活中,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習慣。
六、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
無論運用何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展開課堂教學,都不能夠使學生靈活、有效地運用道德與法治知識。所以,為了真正意義上提高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水平,還應當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實際行動中,利用道德與法治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此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狀態(tài),那么學生勢必能夠有效吸收道德與法治知識。當然,要想使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作用,應當注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困惑之處、能力、性格等方面,進而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的實踐活動,設置與學生學習水平相當?shù)膶嵺`難題,如此才能讓學生在實踐鍛煉中經(jīng)過不懈努力后有效解決難題,真正吸收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總之,現(xiàn)實生活不僅僅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源泉,也同樣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基礎組成部分。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教學效果,就離不開生活化,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探索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而保證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語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探析[J].廣西教育,2017(33).
[2] 周寶衛(wèi).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育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4).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十字路學校 2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