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苗華
【摘要】“動態(tài)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無法完全預設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教師要關注課堂生成,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涌現(xiàn)出來的各種信息,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及時誘導,最終會彰顯課堂教學的精彩.
【關鍵詞】動態(tài)生成;思維活力;預設
課堂教學是一個多變量的系統(tǒng),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生成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關注“有心栽花花齊放”的預設實現(xiàn),更要在意“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動態(tài)生成.
一、精心預設,戰(zhàn)略先于戰(zhàn)術
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著不同個性的生命體,它既是充滿活力的生成過程,也是“靜態(tài)預設”在課堂中“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強調“動態(tài)生成”并不否定“教學預設”的重要性,而是新課程對教學預設的要求反而提高.從重教師的“教”走向重學生的“學”,真正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更多地為學生的“學”而預設,做到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這需要教師運用智慧,在“預設”中給“生成”留足空間,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的建構過程,這些由學生的原有經驗、知識結構、個性等多方面的復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例如,在“勾股定理(1)”這節(jié)課中,教師可以通過“拼圖方式做數學”展開教學:教師要求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四個全等的、兩直角邊分別為a,b(a
正當筆者為完成自己的“精心預設(兩種預定證明)”而喜悅時,突然,班里的“數學皇子”舉手說:老師,第二個圖形里還有一種證明可以說明勾股定理.
師(心里一愕):請說說你的看法,老師聽著!
生:我是由第二個圖形想到的,里面邊長為c的正方形對角線連接一下,看成兩個直角梯形,既然整個圖形可以證明勾股定理,那么它的一半圖形直角梯形也能證明.
師(恍然大悟,這不是總統(tǒng)證法嗎):哦!下面請你上臺來畫圖證明.其他同學也仔細想一下,他的想法是否有道理?
師:同學們,這就是美國總統(tǒng)Garfield證法,請用熱烈掌聲表示你們現(xiàn)在對“數學皇子”的心情……
是啊,學生在經歷“拼圖方式做數學”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拼出的正方形是由幾部分面積組成,更能讓學生體會到這顆數學界“璀璨的明珠”就在自己的身邊,經過不同的拼圖方式,可以有多種證明方法.此種“做數學”的預設可以把合情推理、演繹推理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做”為“思”提供基礎,“思”為“做”提升方法,水到渠成地讓學生“說”數學的課堂動態(tài)生成,這樣真正地把預設與生成有效地整合成一體,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最大的發(fā)展,實現(xiàn)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tǒng)一.
二、靈活應變,巧用動態(tài)生成
在課堂上教師應開啟慧眼,認真傾聽,關注學生的注意力、神情、動作表現(xiàn)等,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困惑、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創(chuàng)意等動態(tài)資源,把握求之不得的良機,哪怕是捕捉瞬間的“錯誤生成”,并進行正確的辨識和處理,選擇性地變成課堂的寶貴資源.讓其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將會使教學活動增添一份靚麗.顯然,課堂上能否從容面對,也需要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的有效支撐.
當點評到他的解法時,引起了一些學生的嘲笑,“錯在哪里?”“把計算題去分母了,結果丟了分母.”“把計算題當解方程了.”這個做錯的學生低著頭.我感覺到他有些傷心,于是來了一個“將錯糾錯”,啟發(fā)學生:剛才這名同學把計算題當作方程來解,雖然解法錯了,但給我們一個啟示,若能將該題去掉分母來解,確實簡潔明快,那我們能否完善這種解法呢?教師想起了已畢業(yè)同學的一個解法你們認為對嗎?
經過討論,學生們都贊嘆這種用方程思想解化簡題的方法很有創(chuàng)意,同時這位做錯題目的學生終于又笑了,這種新穎的解法喚回了這名學生的自信.這種化腐朽為神奇,學習過程中原來讓人感到“頭疼”的意外,在教師真誠對待中,竟然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待這些“意外”,用敏銳的眼光捕捉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意外”,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和表達的機會,源自學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總之,數學課堂不應是簡單的“告訴”,而應是學生個性化的體驗.課堂上的放手,你一言我一語,甚至七嘴八舌,有思維參與的教學動態(tài)生成,倒能不時激發(fā)思維.所以,生成性的教學觀將使我們的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精彩的數學課堂是教師的精心預設和學生主動參與、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充分利用課堂中的非預見性資源,注重課堂中的動態(tài)生成,可以讓“知識超越教材”,讓“教學超越課堂”,讓數學課堂因學生的動態(tài)生成而精彩.
【參考文獻】
[1]龐彥福.初中數學有效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5.
[2]雷玲.中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