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玲
【摘 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改革教學手段,語文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會有生命力,多媒體技術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也給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多媒體技術這一新的科技成果的運用,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歷成功,易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方面有著新穎獨到之處。本文就此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多媒體;錦上添花;學習興趣;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69-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現(xiàn)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計算機技術與語文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體化”逐步深入,讓原本充滿無限趣味的語文課堂錦上添花。
一、多媒體的運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使人的探究和認識活動染上強烈的、肯定的情緒色彩,從而使這種活動為人所接受和喜愛。由此可見,學生對某門課程如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專心學習的“內驅力”,就會進入一種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遇到最大難題莫過于一些課本上的知識遠離學生生活,給學生理解帶來很大難度。一旦有新穎的教學形式,學生易被新異的刺激所吸引,便形成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有力措施。
《談生命》是世紀老人冰心在仙逝前不久發(fā)表的一篇帶有比喻、象征,帶有哲理意蘊的“生命體驗”散文,它不只哲思深邃,宏闊形象,鮮明生動,而且文字精練、老到,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詩。在賞析生命像一江春水時,用多媒體播放一江春水東流入海的動感畫面。雪山、峭壁、嶝巖、平原、斜陽草樹、夾岸桃花、激電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畫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來,奔騰激蕩。同學齊讀“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來生”,結合畫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體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這個鮮活的形象。在賞析生命像“一棵小樹”時,可用多媒體播放,顯示一棵小樹的生長歷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長出嫩葉、開出繁花、蜂蝶飄翔、小鳥歡唱、濃陰如蓋、碩果累累、黃葉翻飛、葉落歸根。同學齊讀“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感受一棵小樹鮮活的形象。在此情境中反復朗讀才能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又如在上《到民間采風去》這個綜合性學習活動時,先提前布置學生去走街串巷拍攝當?shù)孛谰靶〕?,做成多媒體課件,再配上音樂和文字說明,在課上向學生一一介紹。
通過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集成在一起,使呆板的文字,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創(chuàng)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的運用能讓學生親歷成功
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適用于一部分學生,對于自我管理能力較低的學生來說,他們不樂于參與這種教學活動,表現(xiàn)出對課堂無趣或緊張、注意力不集中、消極對待小組活動或對話,這種消極的情緒使他們失去了參與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親歷成功的機會。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手段,利用多媒體的動態(tài)畫面、多彩的顏色及逼真的聲音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被動變主動,避免讓學生在緊張心理狀態(tài)下被動地學習,可以使學生身心愉悅地掌握知識。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與同伴進行良性互動,親歷成功的機會大大提高。
如在寫作技巧的講解中,就可以在多媒體輔助下先讓學生小組討論,最后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來分析這篇文章可借鑒的地方,學生可以在屏幕上勾畫,旁注,再配之以慷慨激昂的口語表達。又如在講授病句修改這一專題時,老師先講授病句的知識后,帶領學生做試題分析,再請學生代表上臺來分析病句的原因并做修改,在多媒體屏幕前學生口若懸河,“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無不彰顯著自己的才華和魅力,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現(xiàn),提升了自我價值,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種結合“多媒體”參與作文教學全過程,改變作文教學信息傳遞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從而使其興趣盎然,滿懷信心地實現(xiàn)作文教學目標。
三、多媒體的運用易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課堂教學活動。所謂情境,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達到既定的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制造或創(chuàng)設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
如在母親節(jié)到來之際,我設計了一堂感恩母親的課《獻給母親的歌》。在上課前一天讓家長們建一個班級微信群,并在群里用語音功能說三個心愿,課前三分鐘用多媒體播放閻維文的《母親》,營造一種溫情的氛圍。導入新課后,進行一個關于母親的“知識問答”,了解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母親認知度。再從希沃授課助手中打開手機同步,就可以播放“媽媽的心愿”給孩子聽了。中國的父母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大多不會直接向孩子表達愛,更不必說擁抱,親吻了。在預先設計的情境里,換一種方式,再加上距離產生美的原因,孩子聽到母親的這番真情告白,即便再怎么逆反的孩子也會感動得稀里嘩啦。這時老師再利用好這個教育的契機,用微信語音功能錄下孩子想對媽媽說的話,再發(fā)送給各自的家長,而家長此刻的感受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所以,手機微信和多媒體上屏幕同步的綜合使用,使得語文課堂變成了真情告白的演播室。
總之,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既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又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完美和補充。多媒體就像一副精美的畫框,有了它,會令一幅畫錦上添花,再加之教師新穎的教學設計更能使語文課堂繁花似錦!
參考文獻
[1]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華東師范大學,2003.
[2]劉娜.淺談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中國教育科研與探索,2005年6期.
[3]王瑞華.談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學大參考,200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