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少文 鄭艷君
【摘要】激發(fā)學習的有效動力是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積極的培養(yǎng)可以對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行提升,使學生可以進入一個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在這樣的狀態(tài)之下,教學的效果也將變得明顯.針對高校數學教學而言,其往往是抽象、枯燥的代名詞,學生對其一般望而卻步,本文主要針對高校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激發(fā)問題進行了相關的探討,旨在促進高校數學教學.
【關鍵詞】高校;數學教學;興趣;策略
針對高校教育而言,其中基礎的學科之一就是數學,通過進行數學知識的講授,可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而且可以由此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判斷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但是數學學科枯燥、難懂、抽象,導致學生對其缺乏基本的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是目前高校數學教師所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以下就針對高校數學學科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進行相關的探討.
一、開展高校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與其他的高校基礎類學科相比,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積極地運用抽象和形象思維能力,而且對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學科特點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進行了促進,而且也有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
而且數學教學的又一特點是論證性,本身運算結果一定,命題證明結果確定,理性導向較為明確,在長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逐漸地被這種理念所感染,從而逐漸地樹立起堅持真理、追求理性的學習思想[1].
另外,對于人格的有效塑造也是高校數學教學的意義之一,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可以保證學生知識的獲取,而且也是對學生探索意識的一種培養(yǎng),數學難度在高校學習時期的進一步增加,對于學生探索精神和堅持精神產生了促進作用,在對難度不斷的探索、分析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的人格得到了完善.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數學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眾多的領域都涉及了數學知識,而且理化學科與數學學科的有效結合,使社會得到了進步與發(fā)展,因此,高校需要加大對數學學科的重視,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使數學教學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2].
二、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困境
目前針對高校數學教學來說,數學及其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但是其他專業(yè)的學生數學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數學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方面普遍存在缺失,所以學生在學習上往往應付了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首先,是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所決定的,數學學科本身枯燥、難懂、抽象,學習的過程中課堂沉悶現象普遍,這種教學狀態(tài)下,學生本身很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而且對那些本身數學基礎就很薄弱的學生來說,更是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其次,高校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時,存在教學死板單一的問題,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仍是現在眾多高校的教學主導方式,數學教學形式缺乏形象和生動的演繹,這是阻礙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高校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主體性和個性差異未得到重視,對于提升學生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上缺乏基本的認識,這種教師綜合素質和思想觀念的落后,導致高校數學教學難以得到根本上的變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3].
三、提升高校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學生的好奇心和直覺思維能力
在進行數學題目的解答中,對于相關數學知識掌握較為熟練的學生往往可以通過推理和直覺得到正確的答案,這種推理直覺可以被稱為第六感,而且第六感在基本的問題解答和科學創(chuàng)新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對于這種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保證學生在面對新知識和新事物時,對其本質或者包含的東西進行及時的獲取,然后針對這些本質和內涵進行調查和直覺的思考,在此基礎上進行事物發(fā)展的合理推測,例如,在進行數學學科習題的基本練習中,針對出現的一些較難的題型,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會做出一個應急形式的回答,這種情況就是直接思維的一種基本的體現,高校數學學科的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這種思維能力進行積極的培養(yǎng),這種直覺能力的提升可以保證學生在面對較難的數學問題時,可以迎難而上,勇于去思考和解答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將可以更加輕松地面對數學問題,并且加以推測、解答和質疑.又比如,在對微積分中值定理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羅爾定理內容的講解,在此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對圖形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進行定理局限性的探索,從而在幾何變化中去掉條件“區(qū)間端點函數值相等”,引導學生進行直覺思維的推測,提出拉格朗日定理,這種直覺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課堂師生間的互動,從而間接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提升[4].
(二)重視數學學科知識的應用性,鼓勵學生運用數學知識
數學學科在不同的教育階段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也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這些既與其豐富深刻的理論知識相關,同時也與其自身廣泛的應用性質相關.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其可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最好的鍛煉,同時也可以為以后數學知識的應用打下基礎.針對目前的高校數學學科教學,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標準要求,將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與實際的生活進行聯系,使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了解數學知識的自身性質,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學生將在不斷的數學應用影響下,加大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在對微分方程的學習中,相關的知識很枯燥,而且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導致學生對微分方程理論知識的學習普遍積極性不高,因此,在此章節(jié)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聯系起來,可以告訴學生,最早對微分方程的應用是在力學領域,在現代社會發(fā)展中其逐漸地被運用到飛機導彈和電子設備設計等方面,并且應用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對于學生而言,飛機導彈和設備儀器的設計充滿著神秘,雖然不會過多地深入研究,但是可以了解其中一部分的知識,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得到一定的調動,對比傳統的單一式教學,學生可以更多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從以上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出,數理化各門學科之中存在很密切的聯系,在數學建模中,這些知識將得到更為廣闊的應用,這也說明數學學科對高校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5].
(三)高校數學學科的教學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初等教育的逐漸推廣普及以及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現象均對高校生源質量產生了影響,生源質量偏低,而且對較難的數學學科來說,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較低,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進行基礎教學時,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付出同樣的耐心和尊重,而且要針對不同類型和基礎的學生給予因材施教.
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與時俱進,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對教學的方式進行改變,不要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對學生素質的批判以及偏見上.現代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教學和能力培養(yǎng).例如,以班級為基礎,對整體的數學學習情況、教學內容、教學進度進行調整,促進學生學習.目前,高校學生在課堂提問方面比較沒有積極性,尤其對數學課堂而言,教師需要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對學生作業(yè)批改方面加大重視,對學生存在的數學困惑進行了解,并且耐心地給予解答.另外,也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適合其學習發(fā)展的特色作業(yè),學生在不斷的進步中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也將得到提升,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學生可以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學生也將更多地對自身的真實想法加以表達,從而形成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雙向溝通,在促進教學效率提高的同時,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了根本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學習階段,如果不能很好地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fā),則學生很難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科的學習中.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效果,逐漸實現教學目標.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好奇心,重視對數學知識的積極運用,并且因材施教,以此來從根本上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
【參考文獻】
[1]曾宇.淺談如何提高高校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J].亞太教育,2015(36):96.
[2]秦少武.大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興趣驅動教學現狀分析及探討[J].考試周刊,2016(63):47-48.
[3]肖厚國.淺析大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其改進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4):3-4.
[4]張娟.學生學習興趣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激勵措施研究[J].青年時代,2015(23):113.
[5]李嵐.提高學生學習大學數學興趣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