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蓮
【摘要】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班主任在學生學習生涯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學生思想學習的全面管理者,在學校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比較長,同時班主任也是學生與家長溝通的連接者,因此,班主任在學校教學中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qū)Π嘀魅蔚墓芾砉ぷ髌鸬酱龠M作用.為了進一步探討小學班主任管理期間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下面就從小學生階段的特點及班主任管理學生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小學生;和諧關系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學校辦學過程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期間最理想的關系狀態(tài),也是和諧社會的一個縮影.由于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因此,在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期間,班主任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年齡特點等對學生實施合適的管理措施,讓學生接納班主任,班主任以朋友的心態(tài)平等的與學生對話,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小學生階段的發(fā)展特點分析
小學的學生年齡相對比較小,目前處于認知世界的階段,雖然小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斷力,能夠?qū)σ恍┦挛镉凶约旱目捶?,也能直接地表達出來,但由于小學生的思想不成熟,因此,在處理問題方面方法簡單,其心理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如果他們想做的事或者想法被否定,就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部分學生的情緒也難以控制,這對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1].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持續(xù)成長,需要小學班主任的引導,一方面,對小學生的行為加以約束,另一方面,對小學生的情緒等進行有效的引導控制,從而促進小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班主任在管理小學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小學生過程中,由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當,以及小學生的心理建設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師生關系方面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小學班主任在學校中有許多事務要處理,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有限,而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在長期相處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很難有足夠的耐心對待小學生,因而,導致小學生與班主任的距離比較遠,班主任也很難與小學生建立朋友關系[2].其次,小學班主任的競爭壓力比較大,容易忽視對小學生內(nèi)心成長變化的引導.由于我國教育以應試為主,教師在教學中是否優(yōu)秀主要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判斷,因此,班主任在激烈的競爭中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因此,學生的認識標準也以成績的高低為評判標準,學生之間會存在一定的認識差距,尤其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更是遠離班主任,甚至出現(xiàn)逆反心理,與班主任對著干,因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很難建立.最后,小學班級制度規(guī)范性比較差,而且學生一直處于被嚴格管理的狀態(tài),他們在心理上無法與班主任拉近距離,更不會與班主任進行平等的交流.如果班主任在此過程中管理不當,學生就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因而,很難與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小學班主任在管理中與學生構建和諧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期間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對小學生而言,他們希望被關注,也希望被他人關愛,在學校學習期間,除了代課老師之外,接觸時間最長的是班主任,因此,他們在遇到困難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希望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如果班主任在與小學生溝通期間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小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后,他們覺得自己被班主任尊重,同時班主任也是平等與學生對話,他們的心理距離就會更近,在以后的學習中如果有問題或困惑,他們就會與班主任進行探討,從而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3].此外,如果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期間能夠以理服人,在學生犯錯誤的情況下不對學生進行語言粗暴批評,反而還能與學生講道理,讓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意識上認識問題,學生對教師的信服度將進一步提高.
(二)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
由于小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如果全部由班主任來解決,那班主任的時間和精力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班主任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生之間發(fā)生問題或者學生個人出現(xiàn)問題后,班主任不能急于判斷誰對誰錯,或者在第一時間下結論,而是要引到學生思考發(fā)生問題的本質(zhì)是什么,然后引導學生換個角度看問題,最后在與學生商討中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這樣學生通過實際問題了解班主任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那么他們再次遇到問題也會模擬班主任的方法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學生能自省、換位思考問題,那么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諧關系也能建立起來.
(三)班主任與小學生溝通期間要注意方法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學校雖然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由于是集體的學習生活,一個班級中班主任只有一位,而且班主任對班級要實施嚴格的管理,因而,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存在一定的心理距離,在遇到問題后與班主任解決期間也很難敞開心扉的交流.因此,班主任在與小學生交流溝通期間要注意溝通方法,從而達到期望的溝通效果.首先,教師在溝通期間要了解學生的性格,根據(jù)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溝通方法;其次,班主任在交流溝通期間要根據(jù)實際問題和實際生活情況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第三,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期間還要有足夠的耐心,一方面,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班主任通過學生表達自己想法才能了解學生的狀況.所以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溝通期間要具有針對性.
四、結束語
小學是小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小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時期,因此,班主任在與小學生交流溝通期間要幫助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學校生活中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32-33.
[2]孫殿雙.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赤子(上中旬),2016(15):191.
[3]趙紅艷.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新課程(小學),2016(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