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是當前我國教育工作中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針對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應當全面提高對初中體育教育工作的重視。本文以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背景,結合新課程改革模式下教學工作實際要求,針對體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初中體育;創(chuàng)新性教學
結合社會經(jīng)濟建設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要,總結了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在進行個性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教學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調動學生運動細胞的同時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改革過程中對學生真實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把握,從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
一、 當前初中體育教育工作中的常見問題
(一) 單一模式的教學形式導致學生主動運動意識較低
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采用的都是單一的教學方式,教師控制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往往受到教師全面操控,學生在課堂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對于體育鍛煉以及運動技能提高并沒有建立起完整概念。隨著各國之間競爭日趨激烈,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對于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特別強調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需要對當前學校體育教學的模式進行改變,針對素質教育的實際要求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并對教學的形式以及管理的模式進行補充和完善。相比于其他課程的教學,體育教學活動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教授的同時觀察學生是否具有運動天賦并加以培養(yǎng)。比如,在籃球課程中教師不應當僅僅講述傳球的技巧以及帶球的方式和規(guī)則等,而是要跳出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擴展式創(chuàng)新,通過合理的教學情景設定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
(二) 教學思維落后導致課堂效率較低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思維主要是教師進行基礎知識講授,然后進行經(jīng)典動作示范,再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最后針對其中個別動作進行糾正等。這樣的教學思維導致教師每節(jié)課的上課模式都十分類似,造成學生學習興趣喪失,課堂學習效率低的現(xiàn)象。針對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的思維,例如在體操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一方面降低動作講述時浪費的時間,另一方面能夠確保動作演示準確性,教師可以根據(jù)多媒體上演示的動作進行逐一講解,在節(jié)省課堂時間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
(三) 體育教學制度落后難以實現(xiàn)體育教育目標
在素質教學的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需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本導向,制定學生的個性成長目標。作為體育教學教師不僅僅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還需要在授課中傳輸健康的生活觀念,這要求教師在授課時在基本理論闡述清楚基礎上,運用身心結合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釋放壓力,使其能夠主動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方面,積極應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制度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考試的分數(shù)上,導致學生只掌握考試會涉及的內容,導致體育鍛煉以及體育知識的學習一直處于被忽視的地位。
二、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
相比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體育教學活動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幸福感為目標,將合作式教學、探究式教學以及創(chuàng)新式教學融入其中,通過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來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體育教學的重點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教育還涉及心理上的教育,因此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將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新課改背景要求下,體育教育活動需要分階段進行,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運動信心,提高學生的運動意識。
三、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建議
(一) 建設開放課堂,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合作
有計劃的分組使體育教學活動能夠在增強課堂開放性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人翁地位,講授基本知識要點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運動訓練,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進行任何干擾和約束。通過集體訓練和集體運動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分組練習模式的學習背景下學生必須要進行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xié)調才能夠達到既定的目標,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必然會產生極大的自豪感。
(二) 模擬現(xiàn)實場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體育教學工作本身具有更強的復雜性和層次性,不僅僅涉及單一課程的學習。教師在進行情景教育形式創(chuàng)建之前,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身體素質情況,采用寓意教學、困難教學以及突破教學等方法對教學課堂進行再設計。比如,教學中很多教師可以以一些器材為基礎組織相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將游戲與學習充分結合起來。
(三) 采用激勵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運動信心
常見的激勵式教學方法有語言激勵法以及目標激勵法,體育教學中可以將這兩種方法充分結合起來。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鼓勵表揚,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設定學習合作的目標引導學生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突破,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信心。
四、 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新背景下體育教學活動首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教師要對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思維進行轉化,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構建師生之間共同進步、相互學習的和諧關系,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促進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上全方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葉征寅.新課標理念下初中體育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研究[J].才智,2013(28):119.
[2]徐聰聰.新課改下初中體育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145.
作者簡介:
李曉晶,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赤峰紅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