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興燕
摘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但從根本上講,關愛學生、鼓勵成功,是一位優(yōu)秀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人格上尊重他們,尤其是學困生,讓他們在教師的期待、信任和關懷中得到鼓勵和勇氣,以熾熱的情感引導他們學習,誘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平等相待、互相協作、共同探究未知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教師應以慈母之心、教師之嚴、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讓他們從處理簡單的問題中增強自信,從陸續(xù)出現的成功中培養(yǎng)興趣。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是比較成功的,才是為學生所喜歡的。
關鍵詞:學習興趣;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情景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1-0069
俄國文學泰斗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庇纱丝梢姡虒W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何等的重要。實踐證明,當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油然產生時,就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就愿學、愛學、樂學數學。而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且學得活、學得好、獲得較大的成功。從而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面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教學內容安排得當,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支出:學習的最好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學習內容的一種力求認識的傾向、伴有積極的情緒色彩。學習興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關鍵?,F行的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注意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內容注重圖文并茂,富有特色,學生對新穎適度的教材甚感興趣。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應考慮兩個“必須”: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系。因為完全不為學生了解的課題,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必須能給以學生某種新的知識。因為學生早已理解的內容,也很難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據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善于安排處理前后聯系的教材,賦予抽象的教學內容以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注意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探討某些新知識,并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知識體系中。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起來。
二、培養(yǎng)學習的間接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入學是他們一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在他們跨入學校生活的第一天,就要注意培養(yǎng)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間接興趣。學習的間接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掌握數學科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明確了學習目的性,意識到學習任務的重大,對學習的結果發(fā)生興趣。因此,教師首先要通過向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把學習與遠大理想聯系起來。其次,教師還可結合實際,幫助學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與工農業(y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體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認識到數學確實有很大的用處,從而產生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習的直接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根本
直接興趣是由事物或活動本身所引起的興趣。是學生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發(fā)展的源動力。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應從教材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研究教學方法,善于喚起并組織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寓教于趣,趣在教中。
四、利用語言藝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課上得幽默有趣,學生可以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并對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語言,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幽默,使整個教學過程高潮迭起,并能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例如在講“有理數”時,開始以“你的父親比你小幾歲?”為議題導入新課,以“負數進入數的家庭,就像同學們進入學校一樣。大家要認識和把握負數的特征,就像教師要理解大家一樣,都需要付出努力”為結束語。這樣就使學生對負數、有理數不再感到神秘。因此,教師善于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就能把本來枯草乏味的數學變得生動而有趣。
五、數學家的生平和有趣的數學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勾股定理、圓周率、球的體積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教材時,結合教學就可以把祖沖之、祖恒、阿基米德、高斯、陳景潤等數學家的生平和他們對數學的貢獻講給學生。這些人物及其故事對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都有促進作用。
六、訓練思維、教給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離不開解題,解題必須思考。正確的思考方法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關鍵。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廣辟蹊徑,從中探求最佳解題方案,讓他們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激發(fā)興趣。
例如,在證明三角形內角平分線定理時,筆者先啟發(fā)學生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的性質去證,進而誘導用三角形面積定理去證。結果發(fā)現,兩種方法結論相同,但簡捷程度卻大不一樣,這就引發(fā)了學生學習“面積證法”的興趣。
七、展示數學美,以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美和美感,數學也不例外。其中蘊藏著大量美的元素,從概念到結論、從定義到公式、從外表到結構、從形式到內容,無不體現美的特征,展示美的風貌。
例如在講解公式C=2πr圓的周長和半徑之間存在著如此一種簡潔、絕妙、和諧的關系。在講解平面幾何中“黃金分割”時,可描述≈0.618是神圣的比例,黃金標界,宇宙美神。使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有一種美的享受,學生一旦被引入美的世界,就會對數學中展現出來的真理感到驚奇,為人類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自豪。這樣,其學習興趣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接近現實生活和社會生活,將“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就給數學找到了生活的原形,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新區(qū)第一初級中學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