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的學習,主要落腳點就是“聽、說、讀、寫”,但是想要學好一門語言,也離不開相關思維的構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思維導圖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也漸漸被更多的人重視與應用。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不是創(chuàng)新型做法,但是還需要教育者不斷地摸索與探討。鑒于此,討論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希望能給學生以啟迪,掌握新的英語學習策略。也希望能夠給教師一些借鑒,推動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廣泛運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實踐
一、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
1.腦科學
腦科學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是有左右之分的。人的左腦主管著人類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語言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由左腦主導的人們,大多做事有條理且具有連續(xù)性,而且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做到理性分析。人的右腦則主管著人類的想象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由右腦主導的人們,大多創(chuàng)造性強但是不具有連續(xù)性。到目前為止,人腦的開發(fā)程度還極低。而且大多數(shù)時候,人的左右腦是分開工作的,所以學習工作的效率還無法達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但如果我們能夠將左右腦進行和諧巧妙地運用呢?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利用“全腦”的思維模式,能夠促進左右腦平衡協(xié)調發(fā)展,將發(fā)散性思維具體化,抽象性事物可視化,從而提高學習工作效率。
2.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主要的研究領域就是人們與知識的整體結構和部分之間的關系。格式塔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如果人們能夠做到對構成事物整體的各個部分有一個較為完全的認識,那么,他們能夠更好地對該事物的整體進行掌握與了解。將這個結論放在英語學習當中:如果學習者能夠對英語的各個知識點有所了解,那么他們也能對英語整體知識做到有效的記憶。學習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往往是新知識完善舊知識的結構。思維導圖就是從知識整體結構的一個中心點出發(fā),再發(fā)散到各個知識點,從而將部分與整體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做到有效記憶。
3.有意義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所提出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指出:只有將新知識填補到舊的知識結構體系中,人們才能做到有意義地學習。有意義學習的心理機制是“同化”,是指學習者要將新學習的知識放入原先的認知結構中進行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將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重組,建立起一個新的更完善的知識結構。思維導圖就是幫助學習者的認知工具。建立起科學的思維導圖,有利于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
1.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在英語教學中,詞匯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擁有一定的詞匯量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是極有幫助的。但是在當下的教材中,詞匯排序大多采用字母或者是單元排序,這樣雖然極大地方便了學生查詢單詞,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記憶效果。單元或字母排序無法照顧到單詞的相關性,讓每一個單詞變成孤立地存在。學生在背單詞的時候不會歸類,導致其英語思維很難系統(tǒng)化。而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單詞記憶中,再借助科學的詞匯教學方法,不僅能降低單詞遺忘率,還能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詞匯網(wǎng)絡,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2.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對詞句的教授而忽略了對語言本身含義的解釋。而這也就讓學生完全是“為考試而學”,無法真正理解語言內(nèi)涵以及掌握學好英語的有效策略。譯林版新教材對于這一現(xiàn)象做了大膽的改變,其為課本內(nèi)容注入了更多的趣味性,而且換用了大量交際用語,語篇的難度有所增加,但通過思維導圖的構建,教師能夠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在當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寫話訓練耗時費力,而且對于成績的提高效果不能做到立竿見影,所以很多老師對于學生寫話能力的訓練不夠重視。再加上小學生的詞匯量不夠,寫話能力就更無法得到提升。但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起語言框架,進而提升寫話能力。另外,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做到詞匯的積累與詞句的分析掌握,這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寫話能力。
三、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
1.提高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較差,如果課堂不夠有趣,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導致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因此,教師只有在課堂中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延伸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利用思維導圖來架構課堂教學,將圖像、線條、音頻等運用到課堂活動中,是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走。另外,運用思維導圖建立起來的知識網(wǎng)絡,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與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建立知識結構,形成有意義記憶
思維導圖可以利用畫圖的形式將新舊知識進行聯(lián)系,從而搭建起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而這樣聯(lián)想式的記憶遠比死記硬背快速并且牢固。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很難保證講解的內(nèi)容的有效性,導致輸入遠大于有效輸出。但是思維導圖能夠促進知識的有效記憶,從而熟練掌握好知識。
3.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英語教學要做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美國一學者在《創(chuàng)造的秘密》一書中說道:“想象力是心靈的一種能力?!庇纱丝梢?,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性。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科學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作者簡介:劉爽(1990—),男,漢族,吉林長春人,就職于長春吉大附中力旺實驗小學,職務:英語教師,學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