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政治課程能夠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文化修養(yǎng),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初中政治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對當下初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并對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路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路徑探析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誘惑,中學生因為人生閱歷較少,如果不能夠對其正確引導容易在各種誘惑下迷失自我。初中政治課程是提高中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開闊眼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課程。深入研究當下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創(chuàng)建初中政治教育高效課堂,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中學教育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對教育的持續(xù)投入和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初中政治教學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質量獲得較大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對政治課程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很多老師和學生還深受“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認為政治課程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學習,只需要在考試前將考試重點背誦即可。這種錯誤的觀點導致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更不會花時間去復習,老師上課教學也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對于課本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述,側重點反而是給學生“劃重點”,重視考試成績大于思想教育。
(二)政治教學方式相對死板,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隨著時代的進步,現(xiàn)在中學生的思想也發(fā)生了很大轉變,具體表現(xiàn)為更強的自尊心和更加獨立的人格意識。部分教師還保留著傳統(tǒng)的高壓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知識的強硬灌輸,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較少,不能及時獲知學生的想法和教學效果反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轉變教學方式,不能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受整個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政治教學“仍以成績論英雄”,初中政治教學由于受中考的影響,老師、家長和學生對于考試成績的重視程度遠遠大于對課程本身對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學生、家長希望考取好成績,學校對教師的重要考核指標也是考試成績,這就導致老師的教學方式主要圍繞如何考高分進行。
二、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路徑探析
教育教學方式就像是師生之間溝通的一座橋梁,橋梁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和效果,好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能夠做到“育人”與“授業(yè)”的有機結合,在氣氛活躍融洽的課堂教學中,既能將課本知識高效的教授給學生,又能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適當引導,實現(xiàn)高效的政治課堂教學。
(一)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既重“授業(yè)”也重“育人”,教學理念的轉變應該從改變師生關系開始,由于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師生之間是明顯的上下級關系,學生與老師之間由于地位的不平等性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F(xiàn)在的教學理念應該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是學生在學業(yè)上的指導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合作者和鼓勵者,甚至在有些問題上可以與學生交流溝通,共同合作來解決問題。在“授業(yè)”與“育人”方面,兩者并不是對立的,初中政治教學的知識大多也與思想認識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課本知識與人生思想認識相結合,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讓學生自己理解知識當中隱含的正確的人生道德理論價值觀,這樣既避免了課本知識的生硬灌輸又能讓學生積極動腦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高了初中政治教學的效率。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等新型教學方式,寓教于樂,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首先,初中政治教學不應該是老師照本宣科,學生低頭苦讀死記硬背,初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規(guī)劃。所以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建立討論式課堂,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與老師和其他同學交流溝通從而加強自己的道德認識,同時也可以根據(jù)課程的進度,適時組織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辯論,通過同學之間觀點的碰撞意識到何為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其次,在課堂中積極引入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將枯燥的課本知識通過多媒體以更加豐富、形象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
(三)正視初中政治課程作用,強化政治課程教學地位,政治課由于分值比語文、數(shù)學、英語低,所以通常被人們稱為“副科”而不受重視,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初中政治課程不僅僅是一門中考需要考試的科目,它還是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防止學生誤入歧途的關鍵課程。所以在中學教學過程中,政治課程應該受到足夠重視,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來創(chuàng)建政治教學高效課堂。
(四)豐富教學內(nèi)容,將“案例”“時政熱點”等適當引入教學課堂,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同時又與現(xiàn)實的案例或者時政熱點有一定關聯(lián),如果將政治理論與現(xiàn)實完全割裂開來講就會顯得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學生的深入理解。將具體案例和時政熱點引入課堂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對理論的深入理解和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了政治教學的高效進行。
總之,初中政治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對于課程的要求也會不斷變化,只要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的問題,完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理念,就能夠創(chuàng)建時代要求的初中政治教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翟春英.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學周刊,2014(02):203
[2]丁麗.新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模式探討[J].亞太教育,2015(32):122
【作者簡介】
徐樹國,男,1980年出生,中學政治一級教師,2002年畢業(yè)于湖南湘潭大學,法學本科,現(xiàn)任職于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白花聯(lián)進中學,一直從事班主任管理工作與思想品德教學工作,成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