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捷梅
摘 要 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該拓展教材知識,采取相關策略提升學生能力。同時,由于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在教材拓展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編造故事,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豐富有趣,使故事的語言表達更清新脫俗,以此來提高教師在英語故事教學方面的高效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進一步達到教學目標。本文主要根據(jù)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與小學英語課程資源整合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課程資源;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5-0121-02
教材是課程實施的基礎,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本手段,但是,它不是英語教學的全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準確把握教材中的知識,還要進一步加強對課外知識的延伸,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對教材內部的內容加以調整,通過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進一步拓展,使得小學英語故事教學完善,以此來增加故事的真實性和趣味性,是得學生對英語故事學習更感興趣,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言體驗和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開闊學生視野
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可以通過對教材的改變改編,同時還可以通過引用多媒體教學,將教材內容進行編排,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擴大教材內容所包含的信息量。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多動口去說,并對學生進行提問,加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在進行文本教學時,要通過圖片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所學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與此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加強英語故事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英語故事的學習意識。
二、培養(yǎng)學生情感,豐富學生情感世界
教師在對教材進行講解時,不能只注重詞語的表面意思,更要進一步挖掘語句之中的情感表達,同時也可以利用一些視頻或圖片資源加深學生的了解,讓學生充分體會其中的情感,在學生中豐富學生情感,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進行主題教學時不僅僅要從表面解讀主題內容,而要深入了解其深層意義。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靈活變通,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教學計劃,小學生有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對待事物也有自己的理解,同時也有不同的性格和興趣愛好,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交流加強學生對教材文本情感的理解。
三、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感受不同文化
國家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時明確指出基礎英語教學的課程任務中應該包含中西文化兩方面內容,幫助學生了解世界文化以及中西文化差異,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國家教育部曾提出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同時還要促進學生文化品格的形成。對于某些文化的缺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容,并對此開展一些感受、體驗型的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濃郁的文化氛圍。
四、加強引導教學,傳遞真確的生活感受
小學學習是人生學習道路的開始階段,小學生在通過加強對教材的學習的同時,教師也要不斷給學生灌輸一些健康的學習觀念,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關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培養(yǎng)要求,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生活方面的內容,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將教材中的有效資源傳遞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通過教材內容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養(yǎng)成講禮貌的好習慣,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的品格,而這些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都有很大益處,對小學生今后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語言的學習如果僅僅依靠表面意思是不夠的,學生會缺少很多學習機會,對學生語言學習起不到有效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內涵,通過合理的觀念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打下堅實基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使英語教學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幫助小學生高效學習英語。
五、更加有效話語設計,幫助學生感受精彩世界
無論學習哪一種語言,教師的教學目的應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快樂學習的學習方法,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樂趣。我們的世界充滿樂趣,而這些樂趣都取決于語言表達,讓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時通過滲透獲得感知。同時,在進行教學時要增加人文設計,幫助學生對人文密碼進行解讀,讓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時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好。季節(jié)是自然變化更替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學生通過自身體驗可以從中獲得相關的學習素材和機會,教師也要抓住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在語言學習時的獲取語言信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興趣,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開展相關教學內容,比如可以從ice cream入手,抓住學生喜好,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充滿好奇,同時可以將同類詞語與冰激淋所涉及的內容結合起來,如大海、西瓜、沖浪等,然后再可根據(jù)夏季引申到其他季節(jié),然后再幫助學生聯(lián)想到各個季節(jié)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對各個季節(jié)都充滿好奇,從而使得學生對所學內容也充滿好奇,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和活動進行故事的編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對學生語言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合理的情感表達,使語言表達更生動形象。
六、在故事教學中進行思考反思
教師的教學理念應為“以教學意義為核心,掌握整體教學,整進整出”,同時也要將整體教學、啟發(fā)式教學全面貫徹融入到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去。教師也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語言能力的目標,另一方面則是非語言能力的目標。比如,學生能否理解故事情節(jié),是否能用標準的發(fā)音來閱讀英語故事,還有就是是否能用完整的語言將故事復述下來,加強學生的學習意識。教師所討論的小學英語故事教育是服務于教學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考慮教學目標。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加強對核心知識點的關注度,高效利用核心知識點,并幫助學生對其加以鞏固,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這些內容的延伸,培養(yǎng)學生提取主旨的能力,幫助學生能夠有效利用故事引出學習主題。
七、增強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英語課堂應該是具有趣味性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改變以往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模式,將故事教學與其他教學形式相結合,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將英語故事教學與英語游戲融合為一體。目前英語學習已成為中國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小學生思維敏捷、活潑好動,對一些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所以教師再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興趣愛好,將故事融入游戲之中,加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安排時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開展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進行故事教學是為了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將兩者配合一起,能夠有效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自身潛力,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在進行游戲與故事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中,教師要合理安排學習內容,保證學習內容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使學生能夠樂于參加,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游戲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游戲去講故事,通過故事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學生之間的配合,教師在游戲中也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也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還可以極大程度增強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學習能力。
八、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小學生英語課堂越來越趣味化,小學生故事課堂已被推廣到多個課堂教學中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服務學生為宗旨,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并對其作出回應,教師對于每個學生都要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并對其有正確的指引,帶動學生積極加入到教師開展的活動中去。教師在聽學生編排故事時要注意學生的情感表達以及動作,比如在復述故事時的手勢、表情、語氣變化等,并對其做出相應的反應。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使用故事教學法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有趣、高效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帶著求知的心態(tài)去加強對英語的學習。此外,優(yōu)秀的教學內容涉及能夠極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制定相關計劃時,要根據(jù)教學重點達到教學目標,同時還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小學生能夠快樂、高效的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孫薇.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與小學英語課程資源整合的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0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