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洪慶
【摘要】近年來,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重視,因此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如何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價值,發(fā)揮其推動學生學習,提升能力的教學作用,需要從更加科學的活動設計開始。項目學習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主要以活動為主,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初衷吻合,具有相契合的教學基礎。本文筆者分析了項目學習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應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項目學習 綜合實踐 活動 應用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255-0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并且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與生活相聯(lián)系,是否能將知識運用到生活的具體問題中。它是知識和實踐的結合產物,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更大的教學意義。從教學理念上,解放學生思想,從靜態(tài)學習轉為動態(tài)求知,使課程形式更加多樣化,無論在內容或是實施方式上都有更多創(chuàng)新的地方。項目學習,要求學生能圍繞一個具體的學習目的,綜合利用所學知識,開展實踐、分析、反思等活動,從而收獲更多,內化吸收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理清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項目學習之間的關系,并做基本的定位。找到它們在實踐活動中的“位置”,便于對活動特點進行總結。
一、根據學習目的,選定項目。
雖然項目學習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明進行方向,但是其項目的確定還是依據活動課程的最終目的的。選定項目,要求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以提升主人翁意識,自己制定的活動目的,往往更有參與欲望。小學生主動表達的能力較低,教師可以通過訪談、問卷和交流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興趣,確定內容范圍。然后再對這些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分類和價值分析,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標準來進行篩選和整理。最后由學生在這幾個項目中進行選擇,可以一個班內多個活動,也可以共同進行要給活動。若教師還想進一步和學生交流,指導他們項目學習的能力,可以繼續(xù)評價學生選擇的項目主題,若不合適,可以和學生更深入地交流,調整或是選擇其他的項目。在項目選定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學生自己做決定。通過對閱讀、聽、調查等途徑獲得的信息進行總結、概括,得到信息量更加密集的資料,并逐漸篩選不重要信息,直至最后得到活動信息。正如好的開始意味著一半的成功,一定要提升對項目設定的重視。不要到活動結束了,才發(fā)現(xiàn)項目設定的不合理。教師要做好這方面的控制,并逐漸讓學生學習選擇和設計項目的能力。
二、根據選定項目,制定實施計劃。
確定了項目的主題和中心之后,接下來是設計活動。提前做好設計,是項目活動有序開展的保證。具體需要制定學習內容,活動要達到的目標,以及開展該項目所帶來的價值,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流程。首先,要將目標進行分解,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目標分解,了解每一步要達到的目標。這樣“進一步,再進一步”,最終就能夠達到預設的活動目標。再來,要根據項目目標確定使用資源。這一點需要引起教師的注意,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項目實施資源,在這些方面“不吝嗇”,才能發(fā)揮綜合實踐課程最大價值。第三,則是注意在實踐活動中加入時間,保證學生有時間觀念,能夠將活動的進行和時間安排結合在一起,顯得更加井然有序。值得注意的是,項目活動是團體活動,那么合作就是最主要的學習品質。項目學習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要有效指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分工,并通過討論的方式完成分工任務。每個人都愿意為集體貢獻力量,這個集體就是“無堅不摧”的。當然,這些設計、資源,甚至是組員安排,最后都要落實成文字,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既有指導意義,亦是一份寶貴的財富。
三、根據實施計劃,優(yōu)化活動實施。
活動實施階段,是直接體現(xiàn)活動價值的階段。不僅如此,還能從中再次反饋出教學資源,甚至產生新的活動方向?;顒訉嵤┑沫h(huán)境既可以是現(xiàn)實生活,又可以是網絡等虛擬情境,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就可以采用這種方式。教師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即便不是作為一名旁觀者,也只能簡單地給予指導,過多地干預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難以獨立完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分工會更加明確,各自的優(yōu)勢也會顯現(xiàn)出來。項目學習也是將個體看作項目,知識了解的途徑不同,展示個體優(yōu)勢的時間不同。教師要帶領小學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實地探究,在現(xiàn)實中實踐和學習。若學生對活動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臨時作出修改。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是一名“享受者”,并且根據他們的能力,也很難對活動安排提出異議和不同的想法。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他們,或是從他們的言語行動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進一步組織和落實活動。根據實施計劃,發(fā)揮教師教學組織的主動性,從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出發(fā),研究新的活動方式。項目學習要求教師明確項目實施過程的“風險”,認識到實施過程不可能完全按照預計的過程進行,一定會有很多的意外,這要求教師可以靈活多變,做好實踐活動的優(yōu)化和落實。
四、根據活動情況,落實為紙質資料。
項目學習,反過來理解就是學習以項目的方式進行,那最終的展現(xiàn)形式必然是一份資料,即是對過去實施方案的一種記錄,也是對將來設計活動的啟發(fā)。教師要重視落實為紙質資料的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編寫文字,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去反思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因為小學生在這一活動過程中主要是參與者,至于活動成功與否是與教師的意識有很大關系的。因此,教師作為設計者,要對活動的質量進行跟蹤。做好紙質文字的積累,將活動的目的與活動結果相對應,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來獲得整體評價。并且要注意積累實踐活動過程中的突發(fā)意外,這些往往會產生教學啟發(fā),對教師下一步的活動安排大有幫助。小學生的心智雖然不成熟,但是卻有很多“妙語連珠”,這些都能成為有心者的教學資源。小學教師更要時常翻閱這部分資料,由少到多積累,由多到少學習,從啟發(fā)到實踐,再到啟發(fā),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更好的教學習慣和更優(yōu)的組織能力。
五、成果展示,并進行積極評價。
再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更具有自信心,能戰(zhàn)勝更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更健康的心智,更樂觀的性格。因此從作品展示和評價入手,能更直接地給予學生正面評價和鼓勵。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以項目的形式結束,便是由學生輸出作品,并且進行作品的評比和展示。作品符合和突出活動主題,契合項目實施目的,更有高價值的活動內容。鼓勵學生以個人或是小組的形式展示作品,并且嘗試給他人解讀作品,可能會產生新的高度。教師要對作品做出有效評價,以學生互評或教師點評的形式開展。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面,也指出不足,培養(yǎng)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信心和興趣。因為綜合實踐活動也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因此要號召家長參與評價,共同體會實踐活動帶給自己和孩子的快樂,提高支持力度。
總之,在我國小學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加入項目學習的指導思想,更有利于活動的開展,提升科學指導意義。并且將具體活動過程規(guī)則化,能有效提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要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有意識地落實項目學習模式,優(yōu)化活動過程,提高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方凌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項目學習應用的實踐探討[J].上海教育科研,2006(2):39-41.
[2]王志軍,王小根.項目學習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3(6):121-122.
[3]蔡程.項目學習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9):21.
[4]山茂元.項目學習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7(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