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語文學習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所以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提升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趯χ袑W生閱讀能力重要性的歸納總結(jié),結(jié)合讀整本書對中學生閱讀能力影響的探究,本文提出通過豐富讀書形式提高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措施,從而幫助初中生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學習,并對教師閱讀教學過程提出合理建議。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整本書閱讀;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較高的閱讀能力能夠極大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并逐漸提高學生的文學水平,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讓學生對各類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而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整本書閱讀不可或缺,需要構(gòu)建科學的讀書體系指導學生閱讀。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獲得更好發(fā)展,這些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首先,建立文學思維。文學具有較高的主觀性,而較高的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深入發(fā)掘所讀文章的內(nèi)涵,讓學生能夠從文章中歸納出合理且獨特的思想,指導自己進行心理建設(shè)與工作學習過程。其次,提高考試分數(shù)。當前語文考試中,閱讀占據(jù)比例很大,較高的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閱讀材料的核心,更好地回答各類問題,提高分數(shù)。最后,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當學生有很高的閱讀能力時,會主動進行各種文章的閱讀,提升學生的文學氣質(zhì)。
二、豐富讀書形式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
(一)目錄精讀:建立閱讀思維的基礎(chǔ)
當前一些中學教師在授課時,已經(jīng)意識到整本書閱讀對語文學習和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名著中的目錄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名著中缺乏目錄,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目錄建設(shè)。例如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駱駝祥子》閱讀時,有的版本中沒有目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guān)章節(jié)的總結(jié)。比如《駱駝祥子》的第一章,這章內(nèi)容包括對祥子的外貌描寫、成為車夫的起因以及祥子買車的決心,教師需要向?qū)W生提出問題,學生只進行第一章的閱讀顯然無法得知哪個標題最適合,學生將帶著問題進行后續(xù)章節(jié)的閱讀,最終確定最適宜標題為“攢錢買車”或“祥子的決心”等。在該過程中,學生會逐漸了解到整本書閱讀中不同章節(jié)間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在做題和寫作過程中就是學生注意上下文的聯(lián)系,從而找到考試閱讀題的問題答案,以及寫作中上下文的流暢度。
(二)建立框架:完善閱讀思維的措施
引導學生進行目錄精讀為建立整本書的整體框架過程,而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需要對不同章節(jié)甚至不同段落建立框架。依舊以《駱駝祥子》為例,第五章到第七章都主要講述祥子在曹宅中經(jīng)歷的事情,教師提出的問題為:“這幾章中出現(xiàn)了多少人物呢?這些人物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呢?”和“這幾章的故事是怎樣發(fā)展的呢?”其中第一個問題較容易回答,學生在閱讀中很容易找到人物關(guān)系,而第二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學生閱讀后得出結(jié)論“祥子工作—曹先生看戲—茶館偶遇老馬和小馬—曹先生逃跑—祥子被偵探敲詐”,框架建立完成后進行細致探究,比如提問:“祥子那么重視錢財?shù)囊粋€人,為什么給老馬和小馬買包子買酒?”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與第五章前的框架進行聯(lián)系,通過討論讓學生對祥子的變化有深入了解,并發(fā)掘整本書的核心思想。
(三)記錄筆記:提升閱讀能力的必經(jīng)之路
當前初中生閱讀時普遍不重視記錄筆記,或者記錄的筆記完全為教師的講述內(nèi)容,自己的觀點少有涉及,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名著以及文章核心的發(fā)掘能力,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需要要求學生記錄筆記,筆記需要包含以下部分:
首先,框架預設(shè)。閱讀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完善自身思維體系,要求學生能夠獨自建設(shè)文章框架并挖掘核心思想,故而教師需要要求學生獨立構(gòu)建文章框架,提升學生能力。其次,自身見解。文學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教師要求學生詳細記錄自己閱讀中的想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縝密程度,充分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最后,核心思想記錄。核心思想記錄要求學生有很強的歸納總結(jié)能力,而通過這種筆記的記錄能充分提升學生的總結(jié)能力,形成良性影響。
(四)綜合應用:提高閱讀能力的必備措施
學生在經(jīng)過整本書閱讀訓練后,需要能夠?qū)⒁呀?jīng)獲得的能力充分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而綜合應用在學生的學習中主要涉及兩方面內(nèi)容。其一是解答閱讀題的過程中,在日常訓練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按照自己掌握的能力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挖掘,具體方式為對段落設(shè)置小標題—建立框架—找到核心,從而更好地回答相關(guān)問題。其二是在寫作中的應用,該過程與閱讀過程恰好相反,先設(shè)置文章核心,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框架和設(shè)置小標題,同時大量閱讀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行文思路,并積累優(yōu)美句式和辭藻,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閱讀能力對其人生的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而要提升閱讀能力需要進行大量文章尤其是名著整本書的閱讀。要提升閱讀有效性,可以通過目錄精讀、建立框架、記錄筆記以及綜合應用等方式達成目的,以充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聶倩.中學閱讀教學有效切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韓愛祥,1978年生,江蘇揚州人,本科學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味課堂和整本書閱讀。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