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琴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的進步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更新,目的都是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應有的技能與知識,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教師作為主導地位,在課堂中引領學生獲取知識,而這樣的方式會阻礙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以及學習興趣,因此在近年來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逐漸提升,由此而來的問題與相應的解決方式也不斷的出現,而本文將剛剛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的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小學英語教學展開研究,并針對聽說法這一教學方式進行簡要的探討,希望對讀者可以獲得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聽說法;小學英語;教學運用
新課標明確提出,對于初級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著重對學生的語言技能、學習能力、情感認知以及文化熏陶進行培養(yǎng),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的教學環(huán)境,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下文就針對聽說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探討。
一、聽說法理論基礎
聽說法是指通過多次強調與練習,使學生在聽說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的教學方式,聽說法非常注重學生的句型結構的使用,先耳聽后口說的方式進行教學的模式最早是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發(fā)明的。之所以聽說法要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是因為這種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于學生的英語聽說學習,首先小學生在英語上的可塑性非常強,聽說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持續(xù)的訓練能夠彌補非母語帶來的環(huán)境分為的缺失,其次在聽說法的運用中,學生可以獲得很大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聽說法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運用非常重要,教師若能夠將這一方式成功運用在學習的課堂之中,將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極大的優(yōu)勢。
由于英語并不是我們的母語,因此要想學習好英語首先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環(huán)境,聽說法就極大的減弱母語的存在,在課堂短短的時間內,運用大量的教師口語傳授以及學生之間對話交流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像生活在國外的孩子一樣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學習起來就不再那么吃力,英語教學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二、聽說法課堂教學運用
(一)聽說法課堂運用步驟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聽說法的整個步驟共需要五步即認知、模仿、重復、變換、選擇。首先從認知開始,教師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要表達的情景進行說明與營造,無論是圖片、物品、視頻等等方式,讓學生融入到這一情景當中;然后是模仿,在學生對這一情景進行了解以后,在教師的示范下進行模仿練習;既而進行重復,甚至可以要求背誦相應模板;之后再進行語句變換的練習,將詞匯、成語以及句型運用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最終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情景語言中靈活運用學習到的不同語言技巧。
(二)聽說法課堂運用基本方法
聽說法在課堂上運用的大致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聽說為先,讀寫為輔。傳統(tǒng)教學中較為注重的是學生的寫作與理解能力,但是聽說應該是基礎,在聽說訓練具有一定的基礎以后,讀寫訓練對學生會有很大的幫助。第二是反復實踐。學習英語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的重復練習,學生因為缺乏像母語一樣的訓練環(huán)境,因此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而語言學科需要大量的記憶重復后再進行交談與訓練,才能夠加深記憶,形成聽說習慣。第三是以句型為首。小學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應使用大量的句型框架,給學生奠定一個規(guī)范的語言習慣,教師在聽說與模仿時尤其需要對句型進行著重強調,并進行針對性訓練。
三、聽說法課堂運用策略
(一)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差距
學生與教師之間應該是處于平等關系的,但是目前仍舊會有很深的老師與學生等級觀念,這樣并不利于新型教學過程的進行,學生不善于將問題與困惑提出,教師就無法進行個性解答,因此最終會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更大的鴻溝,為了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差距縮小。教師應遵守親切、平等合作的原則,將師生之間的情感差距縮小,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關于某個話題進行故事展開,同時也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分享,在分享過程中拉進彼此的關系,再例如教師在準備一些小游戲進行聽說練習時不應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而應該也參與其中,與學生進行相應的交流,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將老師作為朋友,在遇到英語上的任何困難時會敢于講出,在具有創(chuàng)新想法時也敢于嘗試,學生作為課堂自己的主宰者,而老師只是課堂節(jié)奏的引導者,這才是新型教學理念的關鍵。
(二)鼓勵學生發(fā)揮個性
教育的最終目的并不是讓每一位學生變成一個樣子,而是需要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學生的差異性才能夠給這個社會培養(yǎng)各式各樣的人才,因此教師在進行聽說法教學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無論是在課堂問答環(huán)節(jié)還是小組交流環(huán)節(jié),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主動思考,并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只有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到課堂對話練習當中,聽說法才能夠真正的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幫助。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時,不要限制學生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在盡量少的教師引導下可以主動思考到相關話題更多的可能性,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是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生以及自身的風格特點,來靈活的打造出不同的課堂風格,并用真心來獲得學生的信任,因為只有用真情實感來感染學生,學生才能夠與小時殘生共鳴,才能夠順著教師引導的方向進行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獲得英語練習機會,并獲取很多的英語知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無論是什么方式,只有最終的效果才是檢驗課堂質量的根本。
通過本文的敘述可以看出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要想真正讓學生掌握它,最便捷的途徑就是運用聽說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語言環(huán)境,在弱化母語的英語課堂中,通過各種方式不斷的重復練習句型,并運用各類教學方式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熟練掌握英語挺多能力,為之后的讀寫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j].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03):191-193
[2] 朱立勇.再論英語教學中的聽與說(英文).[j].玉溪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04):157-159
[3] 張雪玉.淺談英語“口語”教學中“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校學報,2013(0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