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的開展對引導兒童的三觀與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使用,豐富德育教育內容,提高德育教育質量。因此本文對問題兒童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中存在著德育教育方式傳統(tǒng)、德育內容單一、忽視兒童問題等問題。進而提出了革新問題兒童德育教育的方法,從關注兒童問題、營造德育氛圍、豐富德育內容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減少兒童問題,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情感教育 問題兒童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047-01
1.問題兒童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德育教育方式傳統(tǒng),情感教育缺失
首先,在教導問題兒童的過程中,教師沒有考慮其認知水平與認知能力,仍采用原有的德育教育方式為兒童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兒童無法理解其中的德育知識,失去了為兒童開展德育教育的意義,教師也無法到達其教學目標。其次,在兒童德育教育中,教師忽視情感教育對德育教育的幫助,沒有結合情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兒童學習德育知識。
1.2忽視兒童問題,缺少德育氛圍
在兒童德育教育中,存在著教師忽視兒童的問題。德育教育在開展過程中,教師缺少對兒童的關注,不能及時從兒童的表現(xiàn),分析兒童的心理變化。與此同時,教師在德育教育中,忽視對德育氛圍的營造,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極易受到德育教育氛圍的影響,學習氛圍的缺失,致使兒童失去德育教育激勵。
1.3教育盲目性,德育內容單一
在對問題兒童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教師沒有結合問題兒童的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形成盲目性的教育目標,不僅不能解決兒童的問題,也不利于兒童道德觀念的形成。德育教育在開展過程中,是以德育教育內容作為依托,但教師在設置德育內容時,其過于依賴與德育教材,沒有發(fā)揮作用,豐富德育教育內容,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
2.基于情感教育革新問題兒童德育教育的方法
2.1 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方式,掌握情感教育
在對兒童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轉變教育方法,在開展教育工作之前,掌握兒童的認知能力與認知水平,調整德育教育方法,讓其與兒童更加適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對情感教育形成正確的認知,掌握情感教育的具體內涵,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中,把以人為本作為教育活動開展的理論基礎,其強調在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價值體系。最后,在問題兒童德育教育中,把德育教育與情感教育相結合,形成互相促進的關系,幫助問題兒童更好的解決問題。
2.2 關注兒童問題,營造德育氛圍
基于情感教育促進問題兒童德育教育的革新,教師應加強對兒童問題的關心。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實時關注兒童的心理變化,利用德育教育內容,解決兒童的問題。在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時,應以潛移默化的手段,幫助兒童緩解問題。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與兒童之間的溝通交流,兒童在產生問題時,可以及時向教師反映,解決問題。教師在把情感教育與德育教育結合時,認識到教育氛圍對兒童學習德育知識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為兒童營造學習環(huán)境。兒童受學習氛圍的影響,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并且良好德育氛圍的形成,可以幫助兒童更好的緩解心理問題,促使兒童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
2.3 明確教育方向,豐富德育內容
在問題兒童德育教育中,教師把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德育教育之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尊重兒童在教學中地位,應用情感教育緩解兒童的問題。教師應為德育教育制定明確的教育方向。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活動,不同兒童其心理問題也不相同,教師結合情感教育,為兒童制定德育教育計劃,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道德體系,促進兒童的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應結合情感教育,利用教學資源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引導學生對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有效解決兒童的問題心理。
3.結語
問題兒童德育教育與情感教育的結合,推動了德育教育的發(fā)展。問題兒童德育教育通過應用掌握情感教育、制定德育計劃等方法,解決了兒童德育教育中的問題,達到了提高兒童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鄒大勇,陳恒宇.農村留守兒童道德問題及情感教育德育實踐探索[J]新課程學習(上),2015(03):166-167.
[2]李華玲,丁湘梅.民族地區(qū)農村留守兒童道德社會化困境及生成機制探析——以黔西南州為例[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04):5-7+15.
作者簡介:
陳梅芬(1989.01-),女,漢族,福建德化人,福建師范大學畢業(yè),一級教師,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幼兒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