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虎平
摘 要: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也逐漸提高對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使得我國小學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班班通”就是新時代小學教育發(fā)展的產物,它是指在進行語文教學中,將所涉及的文字、圖像、動畫等信息整合在一起,其出現(xiàn)的圖像較為清晰,會擁有較強的動態(tài)感,并且其內容豐富,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就目前的發(fā)展狀況來看,“班班通”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進行研究,并且提出解決辦法。通過實例對“班班通”的使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且對其進行深入的思考,希望能使相關人員得到啟發(fā)。
關鍵詞:“班班通”;農村;小學語文教育;運用;優(yōu)勢
現(xiàn)階段,我國的整體教育水平不斷提升,使得農村的教育方式也有所改變,較多的學校已經開始使用“班班通”的教學方式,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確實對提升教學效率有巨大作用,同時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被調動起來,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所以,現(xiàn)在需要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使其能更加完善,能夠被更多的學校所應用。
一、某校語文教師信息技術現(xiàn)狀
該校地處隴東山區(qū)丘陵地帶,位置較為偏僻,是一所村級小學,現(xiàn)有教學班6個,學生60多名,其中的留守兒童居多,他們的家長通常都在其他城市打工,無法管理學生學習,學生學習時間只是課堂上的幾個小時。全校擁有6名教師,其中有5名教師負責語文學科,但是年齡較大,平均在48歲左右,6名教師都是正規(guī)師范畢業(yè)。
這個學校是在2012年秋季引進“班班通”的教學手段,在使用的同時,學校的管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措施。截止目前,該校仍在使用“班班通”的教學手法,其中的教師都已經習慣于使用這種方式,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某些教師在使用“班班通”時,不能體現(xiàn)出其價值,只是死板地運用,會因為懶惰或者其他原因,不重視這種教學方式,不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使用方式,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調動,失去學習興趣,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二、“班班通”點燃了農村語文教學的希望
“班班通”的出現(xiàn)使得我國小學語文教育重燃希望之火,它將教育平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極大程度地改善了農村教師專業(yè)知識水平不足的現(xiàn)狀,使得學生的語文理念得到提升,并且知識面得到拓展,進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該校剛開始使用“班班通”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會感到心理平衡,因為“班班通”上的資源通常都是發(fā)展較好的縣級小學或者市級小學,通過運用“班班通”,使得教學資源得到共享,促進了農村小學教學硬件的平衡,從這點上看,“班班通”的安裝不僅僅是對資源的共享,更使得學生重拾學習的興趣,教師重拾教學的信心,對農村小學教育起到巨大的幫助作用。由于農村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較低,剛開始使用“班班通”時,無法掌握使用方式和使用步驟,但是,教師都擁有迎接挑戰(zhàn)的決心,通過不斷的嘗試,最后掌握了其使用方式,并且通過對“班班通”的使用,使得教師也能學習到從未接觸過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三、語文教學中“班班通”的使用思考
在使用“班班通”的過程中,由于其是新興的教學方式,在實際運用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問題,具體幾種問題如下:第一,隨著“班班通”的普及,某些教師會把“班班通”當做全能的助手,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布置作業(yè),都通過“班班通”完成,過度地依賴“班班通”,發(fā)揮不出“班班通”的真正價值,造成教師跟著“班班通”走的現(xiàn)象,使得教學效率大大降低。第二,在使用“班班通”時,較多地通過媒體進行教學,語文是一門注重語感和思維的學科,課堂上不應該大量地使用多媒體教學,這樣只是對資源的生搬硬套,需要教師與同學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將多媒體放映當成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是教學的主體。
四、解決途徑
1.強化理論知識,具備憂患意識
教師應該提高對“班班通”的認識程度,加強使用的熟練度,提高對理論知識的儲備量。同時,教師也要重視“班班通”,因為它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若是得不到良好的運用,只會浪費優(yōu)質的資源,使得我國語文教育水平停滯不前。
2.終身學習理念在農村教師職業(yè)發(fā)展中尤為重要
教師要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地了解和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以此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建立“幫扶”機制
城鎮(zhèn)的優(yōu)秀教師可以定期與農村教師進行交流,通過各種形式,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且建立合理的幫扶機制,使農村教師得到專業(yè)的輔導,學會運用“班班通”,進而將自身學校的語文教學水平提高,使得學生擁有更加強烈的學習興趣,促進“班班通”的良好發(fā)展。
總而言之,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在應用“班班通”之后,使得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升,為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對教師的要求也會更高,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搜集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選擇適當?shù)慕虒W時機,使得“班班通”能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提供真正的服務,成為小學教育中優(yōu)秀的媒體資源。
參考文獻:
[1]范宇威.農村小學小班化環(huán)境下語文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7).
[2]張炳樵.小學語文小班化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4(23).
[3]梁麗文.混合學習促進小班化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3(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