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沅輝
摘 要 素質教育中,小學是打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讓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學習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至關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定期的反思總結能夠使教學工作不斷升華提高。本文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改進教學措施,從教學過程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提出教學方法,從而強化教學成效。
關鍵詞 教學經驗;語文教學;教學措施;教學成效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8-0248-01
一、營造良好學風,燃起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于小學生的發(fā)展成長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健康的教風學風與濃厚教學氛圍會在無形中催促學生奮進,燃起學生的興趣與積極主動性,便是學習最好的動力,使學生在保持對語文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培養(yǎng)自身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室中添置書架,設立圖書角,擺放《小學生導刊》《小讀者》《快樂寫作》《西游記》等兒童讀物,學生們課后任意閱讀自己喜愛的課外書籍,并與同學分享,互相傳閱。每天晨讀之前輪流一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自己喜愛課外讀物的主要內容或優(yōu)美的詞句并向大家介紹,這樣會在班內形成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并提高了學生們的理解力、閱讀力及領悟力,更有助于教師的語文課堂高效率地進行。
二、活躍課堂氣氛,創(chuàng)建高效質量課堂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愛有趣的事物。高效語文課堂就是要改變并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以高頻率的課堂互動,和朋友似的相處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比如,在人教版《竊讀記》學習時,在學習完整篇文章之后,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竊讀記》的分角色飾演,由學生飾演女主角,老師飾演壞的書店老板,另一位學生飾演好心書店老板,還有一部分學生飾演來往的書店顧客,在課堂的互動中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書中人物的情緒變化和感受起伏,有助于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語文知識,保質保量。老師要一步一步地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變?yōu)閺膶φZ文有學習興趣,到以語文學習為樂趣,這樣就達到了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最好的效果。
三、積累文言文,加深自身文學素養(yǎng)
古詩詞和文言文是中華文化中瑰麗的寶藏,小學生若能從現在開始更進一步的掌握吃透,那么他的學習征途和人生生涯都會得到莫大的升華。閱讀古文能夠使學生了解學習古人身上的品質道德閃光點,能幫助學生尋找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冷靜智慧學生的心性,加深學生文化底蘊。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不僅會使自己的氣質和內涵得到提升,增長閱歷并開闊眼界,且閱讀習慣培養(yǎng)了自己強大的詞匯量和語言組織能力,對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在平常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讓學生自主發(fā)言,說出想法和意見。老師也要對學生寬松和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學生的小進步采用鼓勵激勵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在語文學習中的成就和滿足感,體會到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價值和能量,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功能——運用語文學習的多彩有趣,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力發(fā)散性思維,挖掘并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針對小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性格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舉辦以“童話后續(xù)”為主題的故事演講比賽,帶動學生們踴躍參與。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們利用平時掌握的寫作技巧,結合自身的造作能力與想象力,寫出屬于自己的童話故事,勇敢地站上講臺向大家展示自己,利用自身學習的能力來贏得掌聲與喝彩。比賽過程中,學生不僅體驗到童話學習的價值滿足感,更鍛煉了創(chuàng)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
五、定時反思總結,上升教學工作高度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在教學工作方面需要經常性的總結,總結優(yōu)點及缺點,優(yōu)秀方面繼續(xù)發(fā)揚光大,不足這處及時反思并整改。例如:在學生紀律意識培養(yǎng)方面,太嚴厲導致學生束手束腳,無法在課堂上施展自身的才華,太過寬松也會導致學生不把紀律放在心里,做出不遵守班級規(guī)則的事情。所以需要教師在此方面把握好尺度,怎樣才能使學生活潑開朗又不失紀律性。在營造班級優(yōu)良濃厚學風班風方面,需要不斷思考怎樣樹立正面健康的班級輿論。在處理與學生的矛盾方面,教師往往難以做到個個兼顧,因此一定要注意平時與學生們的相處方式,怎樣亦師亦友的和諧相處等問題。
六、鞏固師生情感,建設良好師生關系
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僅僅承擔著傳授學生知識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有自身價值的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等情況有基本的了解。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學習水平、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導方法。只有與學生以朋友的身份相處,建立深厚的師生情感,學生才能在此基礎上,激發(fā)自身對于語文學習的向往感,帶著對教師的尊敬與喜愛主動進行快樂輕松地學習。
小學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以及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教師要制定科學正確的教學計劃,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開拓學生的思維境界,讓學生在閱讀書籍、接觸漢語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尋找屬于自己的“黃金屋”。
參考文獻:
[1]陳奉平.對如何利用有效方式推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開展的研究分析.2013-06-13.
[2]司命星.重視課堂教學反思提高語文教育質量——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的實踐探索[J].讀與寫,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