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菊爭
【摘要】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就是如何幫助學生破解閱讀難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方法很重要,找到好的閱讀教學方法,整個教學也就基本成功了。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找準教學關鍵,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尋求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如何讓學生學會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低年級小學生為何不愛閱讀?究其原因還是學生閱讀思維的缺失造成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樂于動腦,思考能力較弱。
一、革新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通過開展閱讀,可以夯實學生文化基礎,提升學生的文化感知能力,所以閱讀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教學實踐中,經過小學語文教師的積極探索,多種教學方式都被應用到閱讀教學當中,極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枯燥的知識學習中也能找到一些樂趣?;诖?,尋求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是對學生負責的體現(xiàn),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形式,可以燃起學生對閱讀學習的激情。學生通過開展閱讀學習,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能夠提升自己的人文感知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理念和方法上的問題,教學有效性還不夠高。繼續(xù)深入探索,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型,可以讓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顯得更加豐滿,更具有歷史感與時代感,實現(xiàn)高效學習目標。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革新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不是單單一個教學形式那么簡單,而是涉及教學設計、教學導入、教學引領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只有構建立體化的閱讀教學體系,才能實現(xiàn)高效教學目標。對于學生而言,如何跟著教師的步伐,深入閱讀教學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還需要教師多措并舉,尋求有效的教學模式,突破現(xiàn)有的教學困境。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都是采取統(tǒng)一的閱讀教學模式,并沒有針對不同學生開展差異化教學,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存在不到位的情況,并且由于教學方法較為落后,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鍛煉。很多教師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單純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效果并不理想,無法構建起知識體系,制約了綜合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求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關鍵所在,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深入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挖掘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
三、提升低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創(chuàng)新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形式
我們都知道,很多語文閱讀內容都是比較枯燥的,而利用信息技術展現(xiàn)知識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有效調動了起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果自然也就變得更好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就減輕了,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教學研究上。以《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為例,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搜集影視資料,將其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重視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現(xiàn)實生活的道理。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引下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旨在打破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隔閡,通過利用教學情景、教學模擬等方式,加強課本知識與教育實踐的有機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二)注重低年級語文閱讀引導與評價
在傳統(tǒng)的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評價體系中,分數是評價學生能力與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的評價方式明顯是不合理的,對于教學總體走向容易產生誤導。因此,教師不僅要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形式與內容,還要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將多元化能力納入評價指標中。教師如何看待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創(chuàng)新教學的關鍵。對此,教師不能將分數作為唯一的標準,要開放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視野,跟隨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腳步,不斷整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滿足新時期小學生的閱讀需求,提升教學總體效果。只有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評價標準,學生才能改變自己的學習思路,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模式。
(三)層層設問,開展深入閱讀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實踐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進行有效的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學習,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入到特定的教學情境中,促使學生在學習時產生相應的學習體驗,逐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為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開展提供良好支持和輔助。舉例來說,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先設問:“同學們,你們能通過閱讀找到這篇文章的主線和支線嗎?”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會更積極地思考相應的問題。
(四)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閱讀內容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將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從本質來看,閱讀與學生實際生活有更為緊密的聯(lián)系。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就要讓知識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根據現(xiàn)代教學理念,學生學習知識最終要落到解決生活問題上,這樣的教學方式才更有價值,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閱讀內容是基礎性內容,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可以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提升學習效果,可謂一舉兩得。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引下開展閱讀教學,旨在打破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隔閡,通過利用教學情景、教學模擬等方式,加強課本知識與教育實踐的有機聯(lián)系,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知識解讀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和理念,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緩解學生對于學習的消極情緒,通過豐富和完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快樂,獲得一種滿足感,讓知識滲透到學生的思維當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潘晶晶.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淺析[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09):135.
[2]程軍,樊勤利.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的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J].新課程·上旬,2016(03):85.
[3]楊艷俠.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方法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0):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