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玲
【摘要】從表現形式來看,翻轉課堂是把課內需要學習的知識轉移到課外時間進行學習,課堂上則主要是教師進行問題解答和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協作的學習模式。這一學習模式改變的不僅是知識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自主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我國的教育教學現狀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產生以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人士都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做出了界定,有的是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表現形式方面給出定義,有的則強調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美國經濟學家莫林·拉赫(Maureen J.Lage)和格倫·普拉特(Glenn L.Platt)認為:翻轉課堂即在傳統(tǒng)教室里發(fā)生的事情現在發(fā)生在課堂之外,反之亦然。學習技術的使用,尤其是多媒體,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新的學習機會。鐘曉流等認為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早期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僅僅是把課內的知識轉移到課外的時間進行學習,課堂上則主要是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或者對知識進行更深入的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設備以及遠程教學的出現及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學生的課前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學生可以選擇自習的學習方式,也可以通過觀看教師提前錄制好的教學視頻進行學習。觀看視頻學習方式的優(yōu)點是:圖像的方式更容易識記,學生在不懂的地方可以暫停或進行重復觀看以加深理解,而課堂上的時間則主要用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探索交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傳統(tǒng)教師講授者的角色讓位于引導者的角色。
(二)我國的教育教學現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教育領域的一個重大改革,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所以,2011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傳入我國以來,引起了教育家、學者以及一線中小學教師的極大興趣。
我國的專家學者不僅從理論界定的角度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也從實踐的角度進行了探索。重慶市江津區(qū)聚奎中學是國內第一個開始介紹和引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學校,總結出了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六大優(yōu)勢,深圳南山中學、廣州市珠海區(qū)第五中學、山東樂昌一中等也開始了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
翻轉課堂的引入確實對學校的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運用翻轉課堂的過程中出現的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分依賴教學視頻等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現實處境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處境
要做到把課堂上需要學習的基本內容翻轉到課外進行學習,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甄別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首先,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翻轉。對于難以理解或者有較大危險的課程則不宜進行課程翻轉,翻轉的內容應是與剛學的內容有較大聯系并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太難理解的內容不但不能讓學生提前理解和掌握,反而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我效能感。
其次,把適合翻轉的內容提前以作業(yè)的形式布置給學生或做成視頻供學生觀看學習。視頻是聲音和圖像結合起來的良好呈現形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夠較快地獲取知識,同時這種動態(tài)的學習在記憶中保持的時間相對較長,是學習的有效方式。在這里,需要明確的是:視頻只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形式,對于內容簡單的知識,不必拘泥于視頻的學習形式,可以采用復習課本內容的形式進行翻轉,切忌為了觀看視頻而制作視頻,使視頻學習的方法流于形式。
再次,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在于教師課堂上的積極引導。課前學生的自學并不等于教師講解的消失,課前的學習是為了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課前學習所做的思考和存在的疑惑則在課堂上得到解答。在了解到學生對基本的知識確實掌握了以后,教師要對學生的疑惑進行充分的講解,同時要結合現實情境對學生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潛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處境
課堂基本知識內容的學習轉移到課外的時間進行學習,這樣一方面節(jié)約了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具有高度的自覺性、自控力,否則課前自學很容易流于形式,無法達到學習的效果。
學生在課前通過自學或觀看教師提前錄制好的教學視頻,理解和掌握了將要學習的內容,在此基礎上,聯系已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點進行有意義的聯系性學習并總結出進一步思考的問題。課堂上,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積極參與探究性學習或小組協作學習,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翻轉課堂不僅是對自身自覺性、自控力的培養(yǎng),也是對創(chuàng)造性、團結協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知識不僅得到了增長,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也培養(yǎng)了社交技能,但這一切的根本前提是學生要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嚴格的自控力。
三、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明確教學的目的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顯示了現實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微視頻的引入導致學生和教師過分依賴視頻,幾乎把翻轉課堂等同于課前視頻教學,使視頻教學流于形式。微視頻的引入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對于簡單易懂的知識點,沒有制作視頻的必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合理地使用視頻教學,明確教學的目的性,避免盲目性,使視頻教學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效用。
(二)改變傳統(tǒng)評價方式
教學的最終效果要通過測驗的形式顯示出來,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階段一般用的是筆試的方式進行測驗,這種終結性的評價方式只能測試學生對部分內容的把握程度,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則無法進行測試。因此,要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的觀察,結合筆試測驗的結果對學生做出全方位的評價,另外要探索更加全面合理的評價程序和方法,以期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更加全面合理,這是我們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沒有得到大規(guī)模的推廣和應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總結出一種適合我國現狀的教學模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