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 要: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才會更濃;因而,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情境,才能讓學生擁有較為持續(xù)的學習激情,教師也才能感受到美術課堂教學的輕松與有效性,從而能夠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良好學習氛圍與情境的締造者卻在于美術教師自身,美術教師要能夠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語言智慧、利用科學手段、運用靈活教法等實現(xiàn)美術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美術課堂;智慧語言;教學手段;靈活教法
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是一門以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與創(chuàng)造為主的美育課程。對學生來說,它充滿了豐富的想象與美的創(chuàng)意,讓他們感受到了線條與色彩之美,為此也成為學生最喜愛的一門課程。教師要能夠充分把握這門學科的特點,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具體目標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美的教育環(huán)境與濃厚氛圍,積極開展課堂教學。課程標準中也指出,“美術教學應該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與情境中提高學習興趣,從而能夠讓學生保持更加持久的學習注意力,讓小學美術課堂更具有效性。為此,小學美術教師要能夠積極運用智慧語言、新穎教法等策略來讓美術教育更具有美感。
一、善用智慧語言,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濃厚氛圍
教師語言也是一門藝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善用運用智慧的語言進行課堂氛圍的營造,用語言之美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力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大人國與小人國》一節(jié)美術課時,我能夠采用故事激趣的方法,用豐富的、趣味性的語言深深地吸引學生,孩子們對故事也很感興趣,他們聽得入神、想得豐富,很快就能夠概括出“大”與“小”的不同之處。孩子們也能夠用真切、簡短的語言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象世界,從而快樂地分享了無限想象給他們帶來的無窮快樂。他們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表達了對于“大”和“小”的理解與感受,大膽地用細膩的線條與明快的色彩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從而給大家展現(xiàn)具有創(chuàng)意、美感的佳作來。在美術課上,教師運用智慧性語言,不僅可以營造出好的學習氛圍,還能夠促使學生敞開心扉,從而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美術學習的情境中。
二、巧用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熱情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學習興趣首先產生于新奇事物和它獨特形式的刺激,這就使人的沉睡思維被喚醒和激活,隨后便是對新奇事物的探究,力使學生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奧秘。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滿足學生的學習好奇心,通過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具和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激起學生的興趣。我在美術教學中著力于設計新穎而又能夠調動學生興趣的多媒體課件或是有趣的教具來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例如,在教學一年級《魚兒旅行》一節(jié)課時,我通過設計小魔術進行新課的導入,瞬間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實我設計的小魔術也很簡單,課前我在白色的水粉紙上用白色的油畫棒輕輕地畫了一些各種形態(tài)的魚兒、水草,開始學生只能看見一張白紙,魔術進行時,學生都睜大了眼睛期待著魔術的精彩,而此時的我拿著一只蘸了少許天藍的廣告色的排刷在這張白紙上輕輕地刷了幾下,美麗的畫面就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了,教室里頓時迎來了學生的驚嘆聲和掌聲。依據美術中“油水分離”的原理,我能夠事前用白色油畫棒畫好魚兒和水草,而后在天藍色的顏料掩映下將美的畫面呈現(xiàn)于孩子眼前。在充滿高漲激情下,孩子們輕松地完成了作品創(chuàng)作。其實,美術課堂的教學設計要能夠充分體現(xiàn)有效的教學手段,美術教師要能夠用心思考、巧妙地運用好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三、靈活運用教法,增強美術課堂效益
好的課堂效益往往也取決于教師采用靈活的教法,而靈活的教法與學法往往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使學生能夠輕松地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中來,獲得更多的創(chuàng)作體驗。在小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我能夠經常帶領學生走進自然學習寫生,讓學生能夠真正置身于大自然美的環(huán)境中去,激發(fā)他們熱愛自然,獲得創(chuàng)作的沖動,從而能夠輕松、快樂地進行繪畫寫生。比如在教學《風景如畫》的創(chuàng)作一課時,我好不猶豫地讓學生走出教室去畫畫,讓他們先欣賞大自然中美景,如美麗的校園、亭臺樓閣、整齊的一幢幢樓房、綠樹叢蔭等。孩子們異常興奮,不由得都拿出畫板進入了寫生的狀態(tài)。再如,在教學《陶泥的世界》一課時,我能夠帶領孩子在學校的空地里揉泥、捏泥,制作器皿或小動物等,此時孩子們興趣大增,所有的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到動手實踐的活動中來。在學生的美術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要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自主探究氛圍,多為學生創(chuàng)作能夠進行觀察、想象與動手實踐的時空,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能夠獲得創(chuàng)作的樂趣,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
當然,教學中的美不僅僅有語言、手段與教法之美,美的因素甚多,如節(jié)奏之美、和諧之美等。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時,要能夠更好地把握課堂,讓更多美的教育形態(tài)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審美教育,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高廣誠.利用美術之“美”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J].讀與寫,2018(12).
[2]主永新.新教育之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