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勇
摘 要:對于不同的預習內容,預習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指導預習還要做到因人而異,針對班級學生的特點,選擇最適合學情的預習方法。這樣的預習有利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預習能力;核心素養(yǎng)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預習是學習個體的一種獨立的探索活動。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索,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合理地選擇預習方法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數(shù)學預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嘗試以下的做法:
一、精心研讀例題,形成初步理解
學生在對數(shù)學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以后,可以指導學生理解這些知識,這也是預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1.依據(jù)事例,理解概念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數(shù)學概念是客觀實際中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基本屬性在大腦中的反應。它不是無中生有的,是學生經(jīng)歷過許多具體的實例后逐步形成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來舉例子說明概念,幫助理解概念。例如預習“認識三角形”時學生課前準備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紙片,進行細心觀察,培養(yǎng)直觀記憶;在學習“三角形邊的關系”內容,預習時完成“擺一擺”實驗并把結果填入表格,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實際上學生是用具體的例子理解概念。
2.實踐操作,感受數(shù)學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在預習時,應該指導學生動手實踐來理解數(shù)學知識。如在學習“可能性”時,可以指導學生用小的正方體進行操作練習,增加對可能性的感性認識。再如“三角形的面積”中對面積公式的推導,放手讓學生通過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等方式,對比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公式的推導過程,積累學生的數(shù)學感悟,豐富學生的活動經(jīng)驗,幫助學生對公式的應用。于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還很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數(shù)學知識。
3.抓住重點,嘗試解題
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有一部分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比較高,要精心指導學生預習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關鍵句進行分析。例如 “王大伯今年收獲了4.8噸蘋果,其中一半以上達到一級質量標準,其余達到二級質量標準。如果分等級出售,一級蘋果每千克為2.4元,二級蘋果每千克為1.6元;如果不分等級出售,每千克為1.8元。怎樣出售比較合適?”其中詞語 “一半以上”和“其余”,這兩個關鍵詞是題目的重點。預習時,要提醒學生重點理解這兩個詞,弄清題目的意圖。
4.巧用類比,辨析關系
“類比”是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常用的學習方法。如“蘇州市自來水收費標準中是這樣規(guī)定的:每戶每月用水18噸以內(含18噸)按2.1元一噸收費,超過18噸的,超過部分按3元一噸收費。小華家6月份交了67.8元水費,他家9月份用水多少噸?”通過這道題還可以聯(lián)想到電費、燃氣費、停車費、出租車費用、納稅問題等分段計費的計算方法。指導預習時可以以一題為例,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歸納學習方法,總結規(guī)律,再讓學生通過類比分析,找到共同點,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二、精心細讀內容,畫出重點要點
這一過程主要適用于概念性的數(shù)學知識。它不是要求學生對教材進行一目十行、走馬觀花,而是要求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研讀,讀懂學的是什么,懂得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遇到概念,則要求畫出重要字句,關鍵所在,然后說出理由,也可配套布置一些簡單的填空和運用。如計算,則要求了解計算原理、計算法則,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試做簡單的練習題。遇到不明白的,做上記號,可以在課上進行質疑,這是數(shù)學課程最常用的預習,學生在認真閱讀預習內容的過程中,大致了解了數(shù)學內容。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概念、結論畫一畫、圈一圈,把自己預習的疑問和感悟順手記錄下來,初步了解新課中的主要內容,便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預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這部分的主要知識點有:長方體有6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有12條棱,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立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有12條棱,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可以畫、圈下來。
三、細心思考問題,注明難點疑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預習就是尋疑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針對預習中遇到的疑難之處,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梳理知識,往往不一定能夠在預習時解決,發(fā)現(xiàn)問題才是預習的關鍵所在。因為有了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學生對新課的學習才有目標、預期,聽課的效率會倍增,同樣也有利于以后自學能力的提高。
總之,小學數(shù)學預習的方法很多。真正有效的預習,不僅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使學生在數(shù)學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具備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形成了較高的預習能力,會使學生終身受益。我們要致力于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小明.預習在學習中的地位[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8).
[2]張志華.淺談小學教學中的學習方法指導[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6.
[3]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