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萍
[摘 要]語文課程是一種體驗課程。在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文本的范例作用,搭建起生活與課堂之間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shè)情境,組織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在挖掘?qū)W生潛能的同時,推促課堂的精彩生成。具體策略有:扣住文本細節(jié)進行角色體驗;扣住話題線索進行角色體驗;扣住多維視角進行角色體驗。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角色體驗;情境創(chuàng)設(shè)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31-0059-01
新課標認為,語文課程不僅僅是文本課程,更多的是屬于體驗課程。只有通過創(chuàng)設(shè)各種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才有可能使文本內(nèi)容與學生的體驗融為一體,實現(xiàn)知識的重新建構(gòu)。對此,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角色體驗,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繼而濡染其心靈,挖掘其潛能,推促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扣住文本細節(jié)進行角色體驗
文本僅僅是作者與讀者進行情感溝通的橋梁,其細節(jié)往往蘊含著作者的深厚感情。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品析,有利于他們感知文本內(nèi)容,把握文本主題,實現(xiàn)與作者的深度對話。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細節(jié),引導學生聯(lián)系周邊生活,借助具體情境進行角色體驗,以使他們更好地感知文本人物形象。
如《理想的風箏》這一課,其中有一處描寫劉老師放風箏的細節(jié):“又一次,他故意撒脫手…… 臉上現(xiàn)出得意和滿足的神氣?!睂Υ?,筆者先通過視頻播放各種放風箏的場景,在激發(fā)興趣的同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之后,筆者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體驗,通過換位思考來想象劉老師當時的心情。這樣,無形之中就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人物之間的距離,為進一步解讀人物做好了鋪墊。
借助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還能挖掘出文本內(nèi)涵,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享受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造了條件。案例中,學生不僅感受到了放風箏的快樂,同樣也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體驗感受到了劉老師雖有腿疾,但對生活卻充滿信心和激情。而借助角色體驗,學生不僅感受到劉老師是一位生活強者,同時也受到感染,自己也會努力去做生活中的強者。
二、扣住話題線索進行角色體驗
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基本上每篇課文都有一條能夠串起整篇的線索。抓住線索,不僅有利于提綱挈領(lǐng),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還可以突破課文重難點,推促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文本,抓住文本線索進行突破,或者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在推促學生與文本、作者乃至編者多元對話的同時,把握文本主題。
如教學《珍珠鳥》一課,筆者就圍繞“美好的境界”這一話題線索進行突破,并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使其深層次地感悟“信賴”一詞。筆者先讓學生扮演攝影愛好者,嘗試把文本中“美好的境界”“拍攝”成不同的“照片”,可以分為“我的照片”“小珍珠鳥的照片”和“我與小珍珠鳥的照片”。然后,讓學生嘗試結(jié)合照片復述文本。如針對“我的照片”,引導學生在文本中查找關(guān)于“我”的句子;而對于“小珍珠鳥的照片”則嘗試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說說珍珠鳥與“我”相處時是怎樣說的、怎樣想的;對于“我與小珍珠鳥的照片”則可以引導學生關(guān)注“我”與珍珠鳥之間的互動。
這樣教學,不僅符合兒童心性,充滿生活趣味,而且還能令整個課堂展現(xiàn)出一種迷人的風姿,洋溢出童話般的詩意。這樣,在激活學生思維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釋放出文本的認知價值。
三、扣住多維視角進行角色體驗
新課標強調(diào)個性閱讀,這里的個性閱讀更多的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獨特的想法。而對此最好的方法則是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嘗試從不同角度解讀文本。同樣,對于角色體驗來說,也需要如此。只有引導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與文本人物對話,審視文本人物,才有可能進行個性閱讀,繼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
如教學《船長》這一課,在課堂總結(jié)的時候,筆者曾提出一個開放性問題: “假如你是哈爾威船長,你會怎么做?”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是卻可以引導學生對生命意義進行思考。通過多維視角引導學生體驗,他們很自然會得出兩種答案:一種是選擇與哈爾威船長一樣,與船一同沉沒,認為船沒了,人活著也沒有意義;另一種則認為人的生命是無價的,作為船長,哈爾威也有逃生的權(quán)利,在履行完職責后,他完全可以逃生,畢竟人一生中遇到的挫折有很多,只有百折不撓,永不放棄,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很多時候,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的感知與體驗。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尊重學生的思考,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學生通過多維視角進行角色體驗,在豐富他們情感的同時,為推促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奠定基礎(chǔ)。
總而言之,我們只有積極創(chuàng)造情境,通過角色體驗,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課堂,真正經(jīng)歷“原我”—“非我”—“新我”的過程,才能為語文課堂生成精彩、洋溢詩意提供動力。
(責編 劉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