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虎
摘 要:我們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提升教學質量的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稱之為“情景教學”。而這要實現這些就要為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基于此,本文對高中政治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過程;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策略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高中的政治教學越來越多的使用到了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實踐我們知道,合適的情景假設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以高中的政治課程及高中生的特性,做出合適的情景假設,以典型,真實,時效以及針對為特性,開設適合學生的情景模式,對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有很積極的作用,對于提升學習效率也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以下,我們就高中的政治教學情景的建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作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具體教學中肯定會存在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比如一些復雜的原理和定論等,因此,老師可以采用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等新興的教學儀器,用圖片,視頻等最直觀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比如講解“世界是永恒發(fā)展的”這一課題時,要想說明我國近代的發(fā)展過程,可以展示不同時期我國的領導人的照片作為對比,然后再播放不同時期的人民生活情況作比較,就可以直觀的反映出我國在新成立時期,改革開放以后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三個不同階段的變化。而在講解“集體主義是正確的價值取向”時,可以播放一些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畫面,讓學生從心靈上得到感觸,增加學生的切實感受力,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有積極地促進作用。這種借助多媒體制造的情景假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有用知識。
二、運用問題辯論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辯證的情景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經常被使用。首先老師應當選取一個合適的辯論主題,讓學生能夠產生興趣,這樣才便于開展后面的工作。辯題可以選擇一些社會的熱點話題,或者選取一些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比如,對于高一學生,老師可以以“錢不是萬能的”為話題,讓學生自由的組合成為正反雙方,自己查找資料,思考,并最終推舉出幾位代表進行辯論對決。在辯論的過程中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活躍思維,學生通過辯論表達自己的主張,并說明理由,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靈敏思維,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很大的幫助。通過討論辨析,學生才會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角,切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上也會變被動為主動,更能促進師生的和諧共處。
三、運用時代熱點話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與當前社會緊密聯系,和時代的發(fā)展共進退是思想政治課程所獨有的特性,而當前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則是學生較為關注的事情。老師在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時應當緊密聯系當前的社會熱點,結合課本內容,引導學生進入真實的情境里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自我綜合素質。社會時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政治教師應當時刻關注當前的是社會熱點,做到與時俱進。比如在講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時,可以通過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的視頻資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而正確的人生家孩子觀也是每個學生必須擁有的現實需求。
四、貼近現實生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課本往往更多地是以理論的形式呈現出來,會和現實產生較大的差距,但是,情景假設則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之間的漏洞,合適的教學情境假設肯定是源于生活的切實案例,應該是學生所關注的話題,只有將理論學習和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才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而在講解“發(fā)展生產,滿足消費”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合適的情景假設,來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生產和消費的關系,老師可以以學生所居住的環(huán)境的變化為引導,說明這些都是因為近年來全國房地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引起的。并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一課題的真正含義。老師可以設置以下幾個問題:
(1)多年來,自家住房有什么變化?
(2)以前都是自建房屋,而現在卻變成了商品房的購買,以前都是錢貨兩清的消費方式,而現在為什么會有貸款消費呢?
(3)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為什么百姓的住房由過去的小樓房,較為低矮的房屋轉變成為了現如今的高檔住宅小區(qū)呢?
以上這些問題和大家的生活都有緊密的聯系,所以可以迅速激發(fā)起大家的學習興趣,學生也可以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和思考得到以下的結論:人們的消費水準和消費的心理變化都是由生產決定的,有了更高等的產品就會相應的產生高等的消費。
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創(chuàng)設情景假設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對于改觀以往的思想政治課程在高中不受歡迎的不利局面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老師要將實際的課堂教育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通過情景假設的方法提升課堂效率,最終達到讓學生充分理解理論知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永江.淺談學生課堂參與能力的培養(yǎng)[J].現代教育科研論壇,2010,(02).
[2]姚淑娟.情境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