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慧君
摘要:
通過各種趣味性教學方法的實施,使低年級學生能夠掌握好五線譜知識和唱歌教學,在音樂活動中順應其身心自然發(fā)展,促進健康成長,培養(yǎng)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志品質(zhì)及創(chuàng)造性。
關(guān)鍵詞:低年級 趣味 五線譜 唱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低年級的音樂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對音樂教育工作來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能否學好這門學科知識,因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做好低年級音樂教育的關(guān)鍵。在多年的音樂教學中,我通過各種趣味性教學方法的實施,使低年級學生能夠掌握好五線譜知識和唱歌教學,在音樂活動中順應其身心自然發(fā)展,促進健康成長,培養(yǎng)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志品質(zhì)及創(chuàng)造性等,這樣,就使他們覺得學習有樂趣,同時也能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為將來學好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音樂教學中我主要從認知五線譜、唱歌教學兩個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五線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會給初學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難,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起來就會更加困難。在五線譜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也要讓學生熱愛起它來,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習。 愛因斯坦曾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我根據(jù)他們好奇、好動、好玩,接受能力比較強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作了一些趣味教學的初淺嘗試。
一、編兒歌——動口動腦動手中感知形象
小蝌蚪似的五線譜,對于音樂感受能力發(fā)展初始階段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如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動口、動手又動腦,無疑是事半功倍的。教學過程中,我在運用“手位法”的同時,讓學生邊比劃、邊念我自編的兒歌:小手打開來,五指上下排。五四三二一,五線五指代。一線mi,二線sol,下加一線就是do,一間fa,二間la,下加一間就是re,小小“蝌蚪”真可愛,記住兒歌學得快。念完,我任意指出手指的位置,讓學生唱出每個唱名,學生都能迅速的找出每個唱名的位置,抽象的五線譜知識在學生的“口念手舞”中就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印象。
再如,教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區(qū)別時,我同樣采取編兒歌的辦法,幫助學生記憶抽象的音符時值:一根尾巴擺呀擺,告訴我們唱半拍;去掉尾巴好奇怪,時值反倒長半拍。這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抽象的時值關(guān)系,便形象而清晰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了。
二、講故事——輕輕松松玩樂中加深理解
聽故事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件樂事,特別是學生在初步感知了有關(guān)五線譜知識后,加深對其的理解往往是教學中的難點,于是我將學生已經(jīng)初步感知了的五線譜知識編成童話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如在教學音符時,我根據(jù)音階掛圖,把每個音分別冠以一個動物名,讓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告訴學生這些“小動物”都住在美麗的大森林里,它們有許多有趣的事,每學習一個音,都編成一個故事。如教學“l(fā)a”音時,我告訴學生,這個“l(fā)a”就是小松鼠,然后編了一個故事: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一天,小松鼠出去玩,可不知不覺迷了路,哭了起來,正在吃竹葉的小熊貓sol聽見了,走過來說:“小松鼠妹妹,你別急,你家住在我樓上,在五線譜大樓第二間上,你的名字叫‘la,我送你回家?!庇谑切∷墒髄a跟在小熊貓sol后面高興地唱著“l(fā)a、la、la,小熊貓送我回家了”來到了五線譜大樓的第二間上。這樣,學生不僅通過聽覺、視覺感知了唱名、音高和它所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三、做游戲——蹦蹦跳跳游戲中激起興趣
為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五線譜知識的興趣,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做游戲,讓學生邊玩邊學。如復習音的位置(高音)時,我組織學生做《我們是快樂的小音符》游戲:將學生分別分布在教室的臺階上,紅色臺階作五線,白色臺階作四間,每個學生都是“小音符”,并佩戴音符頭飾,我用鋼琴彈一個音,學生們扮演的“小音符”就邊唱邊跳到相應的音位上。這樣,學生在歡樂的“玩”的氣氛中,既掌握了音的高低位置,又理解了音階以及線與間的相互關(guān)系。
在訓練學生對唱名的認識和記憶時,我組織學生做“把音符送回家”游戲:我做了七個小動物的頭飾,分別讓七個小朋友戴上這七個頭飾來充當相應的七個音節(jié),剩余的同學拍著小手來唱兒歌,唱到誰,誰就做著相應的動作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就這樣讓全班小朋友人人參與到此活動中,使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愉快、輕松、興趣盎然的記住了這七個音節(jié)的位置,這樣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五線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活躍了課堂氣氛。
低年級的唱歌教學大多采用的是聽唱法,這些歌曲的旋律一般都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聽范唱,范奏,對旋律很快能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但由于學生本身認知的局限(識字少、不理解詞意等),往往記不住歌詞,影響了歌曲的學唱。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唱歌教學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利用書本上的彩圖編成故事給學生講,讓學生了解歌曲大意。繪聲繪色描述歌曲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并盡可能用上歌詞中的一些詞句,學生邊聽邊指圖上有關(guān)內(nèi)容,也可采用問答式,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了解歌曲內(nèi)容。然后,指圖慢速范唱歌曲,讓學生清晰地聽清每句歌詞,反復幾遍后,再讓學生聽唱,這樣歌曲很快就能學會了。
二、輔助于簡單的動作表演,幫助學生連貫記憶歌詞,學唱歌曲。當學生完整聽了歌曲范唱后,可邊念或邊唱歌詞,做簡單的動作表演,(注意動作應形象、貼切地表達歌詞的意思)幾遍后,讓學生跟著老師邊念詞邊做動作,等動作基本連貫后,再跟琴學唱歌詞。動作的連貫幫助了歌詞的記憶,再加上學生對邊唱邊動饒有興致,學唱歌曲效果自然就好。
三、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朗誦歌詞,進而背誦歌詞,學唱歌曲??梢赃吳脫艄?jié)奏樂器邊按節(jié)奏念歌詞,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教學生念,并通過比一比,賽一賽,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了,注意力集中了,學唱歌詞就變得容易得多了。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既避免了枯燥機械、反復跟唱的單一做法,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唱歌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些初淺的嘗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全面提高了學生自身素質(zhì)和對音樂的認知能力,為開創(chuàng)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新局面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弓《兒童趣味五線譜指南》環(huán)球音像出版社
羅藝剛《五線譜入門與提高》湖南文藝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