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要】小學科學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啟蒙課程,學生能夠通過小學科學課程掌握基本的實驗步驟和實驗技巧,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驗探究活動進行親身參與,這樣才能夠在確保學生掌握教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科學 課程 實驗探究 方法 自主學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190-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科學課程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轉變,既要確保其教學策略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又要確保學生能夠在其教學策略下得到更好的成長發(fā)展,所以說,小學科學課程中實驗探究的方法成為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科學實驗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嚴重影響著學生對正確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小學階段是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而小學科學課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還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智力提高,使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充分激發(fā),為了能夠實現這一教學成效,需要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以豐富的實驗探究方法促進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
1.教材自學法
教材自學法,顧名思義,也就是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能夠自主完成課本中的教學實驗,對教材中所闡述的實驗內容能夠有準確的理解和掌握,同時,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級尚小,對于事物的學習能力有限,所以教師還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由此來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學生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自學,不僅能夠有效刺激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調動,還能夠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促進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欲望。除此之外,學生也能夠在自主解決問題的同時享受到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小學階段的實驗內容,相對較為簡單,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操作水平,倘若教師能夠對其進行合理引導,那么小學生是具備自主完成實驗的能力的。
2.引導探究法
雖然說,小學階段科學課程中很多內容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但是教師的引導也發(fā)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作為教學課堂的組織者和引領者,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探究思維,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實驗內容,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研究、交流和探討。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圍繞實驗內容進行討論,再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制定出相應的實驗方案,并遵循此方案實施實驗過程。比如說在開展《改變物體的沉浮》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討論自己對沉浮的理解,以及影響沉浮的因素等,并根據大家的討論結果制定實驗計劃??梢允恰笆且淮涡栽谂菽蛘吣景迳戏胖弥亓枯^大的物品,還是逐步增加所放物品的重量?”“倘若是兩塊同樣材質、不同大小的載體,他們的沉浮現象是否會一樣?”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討論的問題,也能夠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好的理解,由此再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驗研究計劃。
3.開放實驗法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雖然不乏有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內容,但是當中也包含很多簡單、易操作的安全實驗內容,對于這些安全的實驗,教師可以不實現對學生給予提示或者引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理解,開展實驗內容,再在實驗過程中,根據實際的實驗情況進行分析、探究,進而自行采取調整方案。學生在總結、歸納這類實驗數據時,不僅能夠有助于自身對教學知識有更加透徹的掌握,還能夠有助于學生試驗能力的提升,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教師通過開放實驗法能夠為學生構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使學生能夠通過親身實踐來獲取相關知識,這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同時,這個探究方法的過程能夠有助于學生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學生既能夠掌握科學實驗的方法,也能夠有效促進自身科學實驗能力的提升。
4.結束語
小學科學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為了充分發(fā)揮其實驗的教學價值,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實驗探究方法,還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實驗探究,由此來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雖然說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階段,其教學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且實驗內容相對安全性較高,但是教師也需要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與具體實驗內容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掌握科學實驗探究的方法,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切身感受到科學課程的魅力,享受到科學實驗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歡樂中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秦月干.探析引導學生深度參與小學科學實驗的方法[J].新課程導學.2015(32)
[2]郎虎.小學科學有效開展實驗的探究[J].學周刊.2016(25)
[3]唐慶余.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