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良姝
【摘 要】在新課改以后,老師們都積極改進了教學方法,勵志將教育做成一門藝術,讓學生和自己都能享受這樣一個教學過程。所以,在教學方面,小學語文的教學一天比一天有進步。但是,在小學閱讀方面,我們做得還不夠好,這值得我們再去深入探究,不斷思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43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首先,得找到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又是什么原因讓老師的教學效率有待提高。我們只有明白了問題的根源,才能不斷完善,不斷進步。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對癥下藥才是最快的解決方案。其次,針對不同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并且不斷完善改進。在老師學生的配合下,一定會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一、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文學素養(yǎng)
雖然語文老師的文學素養(yǎng)是很不錯的,但是我們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在這個無論是經(jīng)濟還是文化都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的增長速度,知識的更新速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和接受度。所以說每天不斷地學習才能緊跟時代的發(fā)展,除了一些過去的很有名的作品,現(xiàn)在文壇新秀寫出的文章也是值得我們去探索與討論的。新的時代,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只有看更多的書,才能有更多的思維空間。做一個語文老師光知道過去的名著或者名人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對這些知識,思想,多加探討然后加入自己的見解,把它變成自己的思想,這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對于我們自己都是一個很大提升。為了更好地去教育孩子們的閱讀學習應該將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古語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多充實自己,讓自己散發(fā)出文學的魅力。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多讀書的榜樣,這樣,在充實了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去影響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有一個詞語叫做為人師表,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我們不僅僅應該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豐富我們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把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深入到每個學生們的心中,然后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這樣的教學目的才是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二、尋找閱讀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肯定不難發(fā)現(xiàn)有這樣的一種行為存在:有很多學生每次一到閱讀的時候就很抓狂不知道怎樣去閱讀,有些甚至懶的看,就隨便寫,導致閱讀得分率很低,然后拉低整個語文的卷面分數(shù)。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為什么,為什么學生不愿意去閱讀或者難以讀懂,這樣的探究不光光是為了提高分數(shù),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具備的閱讀能力。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國家,它值得我們去提高閱讀能力,去讀懂我們的燦爛文化。我總結了一下,學生閱讀水平難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學生對于學習語文沒有興趣,無論是前面的語文基礎題還是短文閱讀都不想去思考,所以說導致閱讀水平很低。第二,學生由于平時看的書很少,或者是老師講課的時候沒有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導致學生思維封閉,做題的時候想的太過片面,不能理解到文章所講的內容。第三,學生已經(jīng)理解到了閱讀的內容以及思想,但是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導致文不達意,然后呈現(xiàn)出閱讀水平低這樣的現(xiàn)象。
對于以上三種現(xiàn)象,我想說的是以下幾點。首先,顯然是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去指導去提升,去挖掘他的學習興趣。我能可以試出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做一些小游戲,或者是競賽,提高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熱情。老師也應該豐富課堂教學的方法。比如開展一些辯論賽,成語接龍,故事講解,故事新編,或者一些能夠使課堂變得活躍起來的小活動。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也是十分重要的過程。其次,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太低。這樣的學生通常語文的基礎知識不夠牢靠,知識積累也不夠豐富。我們老師在進行閱讀的能力提升時,也要給他們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課外知識的補充。特別是在課堂上講文章的時候要進行思維的發(fā)散,鍛煉學生思考的能力。還有就是在講課的時候要注意邏輯順序,應該以怎樣角度去閱讀,閱讀有哪些方法;怎樣探究人物的心理;怎樣去了解到作者寫作的意圖,這些都是應該由老師在課堂上仔細為學生們講解的。最后,這樣的學生已經(jīng)理解到了閱讀的核心內容,但是由于自己的文化知識不夠,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這樣的情況是最吃虧的,但是也是很好解決的。這樣的學生就應該多做一些練習,多在語言組織能力上下工夫。讓自己的語言變得精簡準確,能很快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多做一些習題,總結一下別人答題的規(guī)律和方法。這樣會很快提高語文的閱讀水平。
三、閱讀方法的歸納總結
想要提高閱讀水平,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課后的時候多閱讀,積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還有一點,千萬不能忘記——閱讀方法的歸納總結。在小學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老師不能只是將正確答案解答出來,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樣去閱讀。正所謂:“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p>
首先,在看一篇閱讀的時候我們應該看一下題目和作者。通常,一篇文章的題目,就能夠顯示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是要描寫的對象。而作者也是我們了解文章寫作風格的一個切入點。同時,這篇文章有什么備注的時候也一定不要忘記去看。當我們開始閱讀文章的時候,第一遍應該快速閱讀,大致了解這篇文章講了什么。第二遍的時候就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進行適當?shù)墓串媯渥?。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勾畫出來,在第三遍讀的時候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是當時寫作的背景,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問題,很有可能之前不懂的地方就迎刃而解。在答題的時候我們應該盡量用文章中的話來回答。正所謂閱讀答案文中找。同時做題的時候也不要忘記看看這個句子有什么特殊的寫作技巧,將寫作手法也應該一并展現(xiàn)出來,并聯(lián)系文章進行賞析。當問及中心思想的時候,通常我們應該由小及大,立意高遠,發(fā)揮出正能量的觀點。或者是設身處地地站在作者角度,深刻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如果做到了以上幾點,我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學語文閱讀水平會慢慢提高的。做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教會孩子們怎樣去閱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最崇高的事業(yè)以及畢生的追求,這篇文章,希望與大家共勉,如有不當之處請多多指正,共同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