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偉
摘 要:小學生的閱讀寫作中,教師應注重整體把握,讓孩子們的讀寫置于一個大視域下向前“挺進”;應該注重自主自悟,給孩子們以真正的閱讀權、選擇權和寫作權;應該注重拓展延伸,讓孩子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進行多層面的探究延伸,以此建構一種開放的、多元的、厚重的讀寫新時空。
關鍵詞:整體把握;自主自悟;探究延伸
所謂“主題式閱讀與寫作一體化”,必須要引領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在一篇文章、一本書或一個主題教學單元中開展課內(nèi)外閱讀與寫作活動。既然強調(diào)“一體化”,那么孩子們隨意的、散漫的、沒有引領的閱讀就是要不得的,就是應該予以摒棄的。如何引領孩子們在“主題式”和“一體化”之路上走得更遠呢?竊以為,教師應注重整體把握、自主自悟和拓展延伸,以此建構一種開放的、多元的、厚重的讀寫新時空。
一、整體把握:一種讓師生竊喜的視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建設應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边@不僅僅指“語文課程建設”,同時也指向孩子們的閱讀寫作。清華附小的竇桂梅認為:由“主題”把那些散亂的“珍珠”串聯(lián)起來,由個及類,由類及理,個性與共性相融,從而形成立體的主題教學效果。的確,注重整體把握,注重主題式閱讀與寫作一體化,使得語文素養(yǎng)在對精神相通的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1]
比如,閱讀冀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時,無論是《形形色色的植物》,還是《爬山虎的腳》,無論是《綠葉的夢》,還是《鳥的天堂》,都指向同一個主題——綠色植物。明白了這一點,那么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的“課眼”——“綠色植物”來組構、建構閱讀材料,比如積累關于綠色的語言、詩句、詞語,比如可以設置“綠色記憶”“綠色空間”“綠色期盼”等幾個板塊讓孩子進行閱讀寫作,自然高效地讓學生獲得語文學習的最大化,以此讓孩子們在閱讀寫作之路上收獲疑惑、突破與喜悅的體驗。
二、自主自悟:一種讓學生突破的方式
盡管“主題式閱讀與寫作一體化”強調(diào)圍繞同一主題來展開閱讀和寫作,但孩子們的自主自悟、個性解讀和多元解讀卻萬萬不可拋棄?!墩n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誦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誦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誦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zhèn)€人誦讀。”鑒于此,在“主題式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訓練中,“還教于學,還學于生,把學寫作文的常態(tài)隱含在自主閱讀當中,激發(fā)學生自主寫作的潛能?!盵2]
比如,仍然以冀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為例,讀《鳥的天堂》,可以讓孩子們?yōu)槁糜蝿俚亍傍B的天堂”寫解說詞,可以搜集鳥的天堂的圖片,可以進行環(huán)保勵志活動:“看,面對鳥籠中的鳥兒,你該做出何種選擇(學生放飛)。望著這只久居籠中,而后展翅飛向藍天的鳥兒,你有什么感受呢?請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說,可寫,可畫,可唱)”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大力提倡這樣的個性解讀,并且引導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關注榕樹、關注鳥兒、關注自然、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用詩、用畫、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允許孩子們自由解讀、自主搜集、自主寫作,以此引領孩子們實現(xiàn)自主自悟前提下的讀寫結合,引領孩子們在這樣的場域中突破自己、解放自己、滋養(yǎng)自己。
三、探究延伸:一種讓習作再生的視域
一次完整的閱讀寫作不是以學生寫完一篇滿意的作文為句號,不是以作文獲獎為謝幕,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索引和新的旅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引領孩子們在習作賞析和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贊揚、提問、說明、爭論,再次激活孩子們新的讀寫欲望,引發(fā)新的聯(lián)想和探索興趣,以此讓“習作再生”,讓孩子們進行第二篇、第三篇,甚至更多篇習作的寫作實踐活動。
仍然以冀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生命離不開綠色》的主題閱讀和寫作為例,可以進行以下拓展活動:
1.引領學生以主題為線索,對一個單元的課文甚至是以前接觸到的所有與綠色主題有關的文章進行總結與回顧。
2.組織孩子們自己辦一期“生命離不開的綠色”的專題小報。
3.活動展示:利用一節(jié)課進行“綠色植物讀書寫作活動”的展演活動,如佳作欣賞會、讀書報告會、讀書筆記展評、手抄報比賽等活動,并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以此促進孩子們讀寫的興趣、動力和持久的熱情。
這樣的拓展和整合是一個開放的框架,不只是對原有主題的開放,也是對孩子們自己讀寫的一種開放,閱讀與寫作彼此相對獨立,卻又相輔相成,從高處大處著眼,卻又在“小處”讓孩子們得到多重鍛造和滋養(yǎng),那么,受惠的不僅僅是孩子們,不僅僅是語文課堂,也是與此相關的教師和家長。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孩子們沉浸在這樣的“開放”中,以此鋪就生機盎然的讀寫一體化之路。
參考文獻:
[1]竇桂梅.竇桂梅與主題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5.
[2]朱興華.“元作文教學”實驗[J].教師博覽(原創(chuàng)版),2016(4):2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