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社會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的中學教學方法、理念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變革。目前,為了確保中學數學課程教學方法以及效率的提升,教師加強了對于分層教學法的運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分層教學法的內涵,并就該方法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希望由此實現(xiàn)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激勵;分層教學法;方法運用;策略探究
為了促進我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保障其自身素質、能力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我國的教育部門加強了對于素質教育的推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了保障學生能夠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我國教師在課程教學時加強了對于分層教學方法的運用,實現(xiàn)了對于傳統(tǒng)教學缺陷的彌補,促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師如何開展分層教學方法,并就該教學方法所取得成就進行論述。
一、初中數學課程采取分層教學法的必要性
為了實現(xiàn)我國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效率、質量的提升,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普遍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進行作業(yè)。關于初中數學課程采取分層教學法的必要性,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1.基于初中生基礎狀況需要
由于初中階段仍舊屬于九年義務教育,故而學生能夠小學畢業(yè)后直接升學。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的數學理解、掌握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若教師在初中數學知識講授的過程中,仍舊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單一的教學,其往往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提升,而教學活動的針對性也較差,不利于學生對于初中數學知識的全面掌握。
而初中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若借助激勵分層法進行教學,其往往能夠確保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較強,并保障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對初中數學知識進行準確、合理的定位,從而在此基礎上確定合適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方法。
2.素質教育的需求
基于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社會進步,我國的教育部門加強了對于素質教育的推崇,從而由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事實上,為了確保學生在基礎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加強對于分層教學法的運用。
事實上,該方法的推行能夠確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并借助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實現(xiàn)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一般而言,在實分層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促進數學課程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二、加強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法的措施
數學作為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其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往往能夠促進學生空間、邏輯等思維能力的提升?;诖?,為此促進中學生素質的提升,實現(xiàn)中學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學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分層教學法的運用。關于加強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法的措施,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1.教學對象的分層
初中數學教師借助在分層教學法進行課程教學之前,其需要對學生的數學掌握能力進行全面、透徹的了解?;诖耍處熆梢岳孟鄳臏y試考核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水平進行把握,并依據學生的一個全面的了解。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生的層次劃分工作。
為了促進分層教學法運行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教師在進行學生層次劃分時,需要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高層的為數學知識基礎扎實,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中層為數學能力一般的學生;低層則是數學基礎知識、能力較差的學生。在進行教學對象分層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進行動態(tài)的調整。
2.教學目標的分層
教師在完成學生的分層工作之后,需要以此為基礎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進行制定工作。一般而言,教學目標的分層制定,往往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提升,并確保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最終實現(xiàn)自身數學知識體系的完善,以及空間、邏輯思維的提升。關于教學目標的分層,筆者以人教版九年級數學《解直角三角形及三角函數》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例進行分析。
初中教師在借助分層教學法進行課程教學時,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確定,并以此為核心科學的開展備課工作。在《解直角三角形及三角函數》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高層次學生在掌握三角函數意義的前提之下,借助各類變式訓練題,確保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的科學運用。為此,教師需要借助應用題進行該層次學生的培養(yǎng)。
而在進行中層次學生的培養(yǎng)時,教師可以借助難度稍高的中檔題進行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下述習題進行問題的解答:“植樹節(jié)日,某班同學決定去坡度為1:2的山坡上種樹,要求株距為6m,斜坡上相鄰兩樹間的坡面距離為多少?”而在進行低層次學生的培養(yǎng)時,教師則需要借助基礎題對其進行訓練,諸如“在Rt△ABC中,∠C=90°,若∠A=30°,則cosB= ?!?/p>
基于此可以得知: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分層目標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每個學生的關注,并確保課程教學在開展時能夠突出基礎知識、技能、數學思想。
3.教學過程的分層
而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分層作業(yè)時,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對于學生實際狀況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科學、合理的備課。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工作。一般情況下,教師需要以中層學生的教學狀況為標準,對高層學生進行拔高教學,并加強要求,但對低層學生則進行必要的鼓勵以及指導,并對授課的速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提高各層次學生對于有關知識的接受能力,并最終實現(xiàn)自身數學知識的強化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
4.增加不同層次學生的交流
事實上,初中數學教師在利用激勵分層法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并確保各層次的學生能夠進行學習分享,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基于此,為了促進相關作業(yè)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教師需要在教學作業(yè)時開展分組合作,并在此基礎之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一起學習交流,通過互相鼓勵、指導以及合作的方式加強其之間的交流,并實現(xiàn)了對于學生學習的信心以及動力的培養(yǎng)。
總的來說,上述方式的具體落實能夠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外,還實現(xiàn)了對于學生自信心的增強。
三、結束語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我國的初中教學者在教學活動時加強了對于激勵分層法的運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初中數學課程采取分層教學法的必要性(基于初中生基礎狀況需要、素質教育的需求),并就加強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法的措施(教學對象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過程的分層、增加不同層次學生的交流)進行全面的分析。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以及教育理念的發(fā)展,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必將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并由此促進我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宇.多維評價策略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的實施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9):139-141.
[2]韓俊秀.分層教學法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13):178.
[3]林火清.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方案與應用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91-92.
[4]黃麗獎.淺談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1):164-167.
[5]崔春艷.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5):5+26.
[6]喻燕.分層教學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