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勇軍
摘 要: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眾多便利,而且還為當今學校教育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對此,探究在網絡背景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如何在智慧課堂構建理念的指導下完成相應的教學工作,從而找到合理的構建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網絡環(huán)境
一、何為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根源于人們所推崇的智慧化教育模式,對于“智慧課堂”的具體概念,學術界至今沒有給出十分界定性的定義。相關學者普遍認為智慧課堂是指:促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使其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全面提升其綜合能力,能夠學習并掌握隨著時代進步而出現的新鮮事物與技術,其中包括網絡技術,從而使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而智慧課堂的構建對于教師的要求較高,“多元性、民主性、探究性”等是智慧課堂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說,智慧課堂是以增強學生的智慧能力為最終的培養(yǎng)目標,以先進的網絡技術作為硬件保障,從而創(chuàng)新現階段的學習技巧與講授方式的新時代課堂。
二、智慧課堂構建的措施
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樂學與好學”的學習情感,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所提供的硬件支持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能夠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局限,找到適合新時代、新環(huán)境的教學課堂。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一下在網絡視域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
1.形成塑造智慧型數學人才的教學意識
即能夠通過自我分析,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勢與劣勢,找到適合自己并且較為有效的學習方式,并且能夠在枯燥的傳統(tǒng)數學課堂中有所創(chuàng)造。而新時期網絡環(huán)境則為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因此,網絡視域下擬定課堂目標時,要注意以下事項:第一,以學生掌握知識為根本教學目標,將學生置于課堂中心位置,發(fā)揮其主體性。第二,核心教學目標應放在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上,課堂上能夠完成簡單的操作是基礎教學任務,重要的是讓學生將學習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例如,在學習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后,學生要能夠在生活中算出其體積。第三,教學目標要重視學生自身智慧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及時進行經驗、教訓、知識等方面的總結,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智慧體系。例如,在學習一年級“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內容時,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促使學生完成100以內的事物個數的查數,以幫助學生認識“一”“十”“百”等這些基本的計數單位。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顯得生硬,而且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而在智慧課堂中,要求教師借用互聯(lián)網技術,通過多媒體(播放幻燈片、小視頻等)將100個物體分組展示出來(可以是糖塊、喜羊羊或灰太狼等),讓學生數數,每數完一組,都要求學生對當前數字進行分析(由幾個十、幾個一構成),并讓學生體會數字依次增大的規(guī)律,幫助其進行數字之間的比較,從而幫助引導學生真正掌握“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數學知識。同時,做好課堂實時提問、巧妙追問,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處理教學中的生成資源,重組師生互動所產生的各種信息,把有價值的納入臨場,為進一步構建智慧課堂準備更加必要、充分的條件。
2.借助師生互評,為數學課堂增添智慧因素
在智慧課堂的構建中,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從而讓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想法以及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體會教師的教學習慣以及良苦用心。當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由于其始終身臨其境,難以第一時間發(fā)現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例如,有些同學一節(jié)課發(fā)言次數多達三次,而有些同學舉手卻沒有獲得機會;教師的講解占據了課堂時間的一半以上,學生之間缺乏相互交流探討的時間等,而旁觀者以及學生對其進行評價,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問題并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具體的評價方式可運用微博、微信、郵箱等方式接收,這樣可以幫助教師獲取學生的信息。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數學競賽,在教師看來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活動,但從學生的角度講,這或許會讓學生更加看重分數,更加重視理論數學知識的學習,而忽視知識的應用能力與自己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構建智慧課堂需要集中教師與學生共同的想法,通過吸取現階段傳統(tǒng)課堂中存在的不足,教師可借助互聯(lián)網提供的技術保障,為每個學生建立“信息文件夾”,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平時學習成績、性格特征、家庭環(huán)境等進行整理,并時刻與家長、學生保持聯(lián)系,及時更新這些信息。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原有不好學習習慣產生的原因、近期學習勁頭不足的因素、學生整體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的原因等有全面而又充分的了解,才能幫助教師據此制定智慧的教學策略。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彼此互動的平臺,為學生創(chuàng)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沒有拘束的氛圍下展開問題的探討,從而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善于學習現今的智慧課堂構建經驗,與同行、同事多進行交流,為學生營造全新的課堂環(huán)境。
智慧課堂是目前區(qū)別于較為重視基本數學知識培育、重視學生成績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一種全新的課堂,日益先進的互聯(lián)網技術能夠為課堂提供硬件設備支持,以學生智慧培育作為最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本文進行了關于這一方面的探究,但還依賴于廣大一線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重視經驗積累,開創(chuàng)新型課堂時代。
參考文獻:
[1]唐燁偉,龐敬文,鐘紹春,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
[2]賀斌,薛耀鋒.網絡學習空間的建構:教育信息化思維與實踐的變革[J].開放教育研究,2013(4).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