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紅
摘 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在老師的探索下應運而生,導學案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巧用導學案,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突破學生的認知局限,從而有效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導學案的有效策略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為同行老師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導學案;初中;化學;教學效率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化學老師如果能夠有效開展課堂導入工作,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從而推動教育的順利改革。
一、精心編制導學案
導學案的質量對于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初中化學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進行編制導學案,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認為,導學案的編制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化學老師在編制導學案之前,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的研究,并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等,綜合這些因素的考慮再針對性的編制“導學案”,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學什么,又是如何去學,應該學到什么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二,設計的“導學案”要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相符合,知識的涉入要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形成一個明朗清晰的學習線條。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消化并將其內化成自己的重視,從而幫助學生打好牢固的知識基礎。
第三,“導學案”中設置的每一個學習步驟,老師都要適當進行點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可以讓學生少走一些彎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四,“導學案”的設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瘜W老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導學案”的內容要具有一定的梯度性,要做到讓學困生看到希望和鼓勵,讓中等生看到激勵,讓優(yōu)等生看到挑戰(zhàn),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以案導學,自學反饋
“導學案”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導”,因此,化學老師在編制好導學案之后,可以將導學案提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結合導學案以及化學教材中與之相對一個的教程章節(jié)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可以將導學案和教材相互結合起來進行預習。與此同時,化學老師要給學生適當?shù)狞c撥,幫助其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但是不能將學習結果直接教給學生。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或者討論,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將遇到的難點記錄下來。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化學老師可以對部分學生的學習筆記進行檢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化學老師既要查看優(yōu)等生的筆記,也要查看后進生和中等生的筆記,尤其是中等生的學習筆記,并根據(jù)學生學習筆記中的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對于大家都熟悉和了解的化學知識化學老師可以選擇一帶而過的方式,而重點講解一些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較難的知識點。對于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如微粒的基本性質,因物理已經(jīng)有學過,所以可簡單通過演示實驗來幫助喚醒學生的記憶。而常見氣體的制取和收集等要求熟練掌握的知識,則需在導學案中不斷重復出現(xiàn)逐漸加深加難,并配合演示實驗、講解和學生分組實驗來讓學生扎實牢固地掌握。
三、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指導學生自主探究
從某種意義上去說,導學案也是一種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的有效教學方法,通過之前簡單自學,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了大概的掌握,接下來老師就要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將之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拿出來利用集體討論的方式加以解決。一般來說,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化學老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瘜W老師要對此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
例如,在學習“鹽和金屬置換反應”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由于前面學生學習到一個化學規(guī)律,即排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前面的金屬能夠通過化學反應將順序表中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提取出來,發(fā)生置換反應。但是在這節(jié)內容中,硫酸銅溶液中和金屬鈉發(fā)生置換反應卻違反了這一化學規(guī)律,鈉無法將銅提取出來。這導致很多學生產生疑惑,無法通過獨立思考解決該問題。這個時候,化學老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讓學生自己親手做實驗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給予學生適量的點撥和指示,從而幫助學生逐步解決問題,有效掌握該節(jié)知識點。
四、總結歸納,合理評價
在學生學習結束之后,化學老師要就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疑點進行解答,并且要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效掌握。這些難點和疑點主要是學生在自主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也沒有解答出來的化學問題,老師事先要做好收集工作,再進行逐一解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引導,以此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化學老師還要就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給予適當?shù)脑u價,既要重視結果的評價,也要重視過程的評價。同時還要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主體之中,對自己的表現(xiàn)情況以及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打破認知局限,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化學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并對這種新型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將其價值和功能在化學課堂教中最大程度發(fā)揮出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關于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踐的研究[J].陸曉婷.山西青年.2017(07):34-35.
[2]試論導學案的編制及其實施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王慶華.才智.2015(12):19-20.
[3]“實驗探究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馬雯琴,郭承育,張瀟元,楊文軍.亞太教育.2016(12):46-47.
[4]淺談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J].吳永峰.時代教育.2016(0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