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愛新
【摘要】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該學科獨具特色的知識體系和學習性質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設計形式,開展多元教學。重難點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手段,突破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重難點,既是教學的現(xiàn)實需求,也是塑造學生個性的重要渠道。
【關鍵詞】教學設計 品德與社會 多元化教學
在教學中,如何突破學科重難點是教師需要直面的問題。與其他學科相比,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的重難點都具有多樣性,且與學生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教師必須尋找突破重難點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當前教學方式主要有情境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發(fā)現(xiàn)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材特點進行選擇。
一、懸念疑問式。實現(xiàn)教學重點突破
俗話說:“學貴有疑”。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提出疑問,說明學習活動得到了深化。懸念疑問式教學是教師用一系列問題引出新內容、新概念,引導學生認知,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一種教學方式。在當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擅于“設疑”,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要設置恰當的懸念,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學習《公共場所拒絕危險》時,教師出示圖片,情境導入:“圖片中,人們有哪些違法行為?”學生觀看圖片并回答。有的學生說:“這個哥哥隨意攀爬護欄,路上有那么多車,這太危險了?!蓖ㄟ^引導,學生了解了攀爬護欄的危害。接著教師出示安全標志,問道:“為了確保人們的安全,一些地方設置了警示牌,你知道它們的用途嗎?猜一猜?!睂W生紛紛猜測。有的學生說:“我認識這個標志,這是禁止吸煙的意思,圓圈里有根燃燒著的煙,在煙的上面有一道紅色的斜杠,我在超市看到過這個標志。”還有的學生說:“我認識這個標志,這是綠色的襯底,一個小人正在向外奔跑,這是緊急出口的標志,我們學校的樓道就有這個標志。”“我不知道這個是什么標志,三角形的標志,里面有一個骷髏頭,誰能幫幫我?”教師為學生講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相關安全標志,了解相關安全設施的用途。通過設疑,學生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
二、合作討論式,實現(xiàn)教學難點突破
小學階段的品德與社會教學,都是教師在講授,所有知識點都是教師吸收消化后的反饋。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學習,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權,很難把握學習難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的難點,教師可以采用合作討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攻克學習難點。
在學習《我們的國粹》時,教師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使學生對京劇產生興趣,渴望學習京劇,產生保護京劇、傳承京劇的情感。上課伊始,教師由著名京劇片段《紅燈記》選段引入,詢問學生:“你知道這是什么劇種嗎?對于它,你了解多少,給大家講一講?!睂W生紛紛討論。討論過后,有的學生說:“我們組一致認為這是京劇,我曾經聽我爺爺唱過,就是這種腔調,京劇是我們的‘國劇,很多外國友人專門來中國學習京劇?!苯處熇^續(xù)引導學生:“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平時聽你爺爺唱的時候,你有沒有跟著學兩句?給大家展示一下吧!”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試唱。教師給予鼓勵。還有的學生說:“我們小組討論認為,這是京劇,我不喜歡京劇,唱的時候咿咿呀呀的,像牙疼一樣?!苯處熞龑W生講解京劇基本知識,并讓學生表演著名京劇片段,學生在欣賞中感受、體悟。有的學生感慨道:“原來京劇不像我想象的那樣簡單,它是很有文化內涵和深度的,我也好想學唱京劇呀!”
三、案例分析式,實現(xiàn)教學思維突破
所謂的案例分析教學法,就是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案例為中心進行講授、分析,從而將知識和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案例分析教學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它通過以點帶面,精簡了學習內容,還能做到學用結合,對啟迪小學生思維有重要意義。該教學方法的關鍵點是案例選擇,教師選取的案例必須具有針對性,難易程度適中,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且案例必須有吸引力,能夠讓學生主動探究。
在學習《讀懂爸爸媽媽的心》時,教師由案例導人新課:“在上課之前,讓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說一說,從兩則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教師出示案例1:一天下午放學后,童童去好朋友家寫作業(yè),但是她沒跟任何人說,因為作業(yè)量大,直到晚上九點童童才回家,這可把童童的爸爸媽媽急壞了,童童一進家門,只見爸爸怒氣沖天的問她去哪里了,為什么不給家里人說一聲……案例2:小華今天想給父母一個驚喜,放學后,他早早回到家,為父母做了簡單的飯菜,吃著小華做的飯菜,父母都說很好吃,但小華覺得自己做的飯菜太難吃了,有些菜都糊掉了。學生討論案例。有的學生說:“童童的爸爸對她發(fā)火是因為童童沒有告訴家里人她的去向,童童爸爸又擔心又著急,這是父母關心孩子的體現(xiàn)?!边€有的學生說:“小華做的飯菜雖然不是很好吃,但是父母覺得小華長大了,懂事了,知道關心父母了,所以很高興。”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思維能力、學習個性,是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利用懸念疑問的教學方式,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的重點內容進行突破;合作討論教學模式可以用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案例分析教學模式則對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實現(xiàn)學生個性發(fā)展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