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慧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水平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閱讀教學應當重視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與閱讀范圍,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與質量。文章將探討小學高年級課內外閱讀如何有效銜接。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而且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趣味。因而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內外閱讀銜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江西省尋烏縣城關小學積極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高度重視學生課內外閱讀,專門成立了“小學高年級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研究”課題小組,通過課題組幾年來的努力探究實踐,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兩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一、重視課內外閱讀的有機銜接
1.重視課前閱讀準備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和準備。首先,在進行新課文教學之前,教師應當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讓學生課前收集作者的相關閱讀資料,這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師應當合理地規(guī)劃教學進度和內容,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與課文相關的文本進行收集,從而促進課文的文本分析和豐富學生的信息資源。最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布置學生收集同類型題材的文章,拓寬學生視野。
2.注重課中閱讀學習
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應當合理地進行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銜接。第一,在講解課文難點時,教師應當適當引用課外閱讀材料進行補充指導,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第二,語文閱讀教學應當注重對文本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課外閱讀的補充,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學生和作者應當具有互動性,即教師在教授時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對文本的分析,使得學生走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深化學習主題。
3.重視課后閱讀擴展
一方面,在一篇文章教授結束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課后閱讀作者其他的文章或者書籍,從而加深學生對已學文章的理解和對作者的認識,同時,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開闊學生眼界。另一方面,由于語文課本所能承載的文章篇幅有限,語文書中的文章有些截取某一本書的一個章節(jié),因而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課后閱讀原著。
二、鞏固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
1.推薦閱讀內容
現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因而語文教學活動中不僅應當重視課內閱讀,而且應當加強課外閱讀。語文教師在課堂教授時,應當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相關的課外閱讀文章與資料,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講授魯迅的《少年閏土》時,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和寫作背景,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魯迅其他的作品,如《吶喊》。
2.豐富閱讀形式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鼓勵學生進行課外的延展閱讀。一方面,教師在進行課堂教授時可以采取以講帶讀的方法,即用講故事的方式對課本文章進行教授并且利用早讀時間進行課外朗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語文素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應當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學生進行閱讀??梢酝ㄟ^舉辦班級的朗讀比賽、演講比賽和讀書匯報會或者設立讀書角等,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地融合起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總結
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對于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應當以課內閱讀為基礎,不斷地優(yōu)化課內閱讀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與此同時,應當重視課外閱讀的作用,通過鼓勵學生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注重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效整合和銜接,對教材進行調整和重構,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潘慶梅.語文教學中應重視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12):97.
[2]祝長翠.淺議小學語文課內與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1):74.
(作者單位:江西省尋烏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