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秘秘
摘 要: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tǒng)一體。課堂教學的“生成”是新課程改革中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同樣的內(nèi)容,不同的預設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將課堂教學從傳統(tǒng)的“事先預設”走出來,走向“動態(tài)生成”,賦予課堂更多的開放性、動態(tài)性、創(chuàng)造性、挑戰(zhàn)性、發(fā)展性和生成性。
關鍵詞:同課異構;預設;動態(tài)生成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esupposition and generation, closed and open entit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gener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education, is advocat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same content with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 will produce different teaching effect. So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walk out of the traditional to “presupposition” and “dynamic generation”, and make classes more open, dynamic, creative and challenging, developmental and generative.
Key words: heterogeneous forms for the same subject presupposition dynamic generation
【教材簡析】
本堂課的內(nèi)容是牛津高中英語第一模塊第三單元Reading部分。閱讀材料是來自一對好朋友Amy和Zhou Ling 的三封郵件。講述Amy冒著生命危險減肥,在及時治療后,終于明白beauty和 health之間的正確關系。旨在通過此文章學習,讓學生深刻領悟出健康的價值,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關愛的重要性。
【第一次教學】
時間: 2012年下學期
對象:高一173班學生
課堂情景描述:
StepⅠ Lead-in
1.用PPT展示一些電影明星減肥的圖片,然后提問有什么感想。
2.針對三封不同的郵件設置三種不同的閱讀任務:第一封郵件:5個問題。第二封郵件:5個True or False判斷題。第三封郵件:要求學生閱讀后總結出周林的情感變化。
3.再次閱讀:希望學生閱讀后,仔細分析人物的心理感受,從而得出文章的宗旨:健康是第一位的。
4.鞏固:閱讀填空題
5.討論:how to keep healthy
對第一次課的反思:課后我對自己的課不滿意,而且困惑:這堂課學生學得比較被動,課堂交流不活躍。經(jīng)過思考,我認為主要問題出在預設上。雖然我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設置了具體的任務,實現(xiàn)了所謂的任務型教學,但是這樣的任務導致了被動的輸入和被動的輸出,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上做得明顯不夠。任務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教師一直在牽著學生的鼻子,誘導他們得出教師事先設置好了的答案。這樣的預設,有怎能期待有什么精彩的生成!
【第二次教學】
時間:2014年下學期
對象:長沙周南中學高一學生
(這次是因為要參加正高的評選,臨時抽簽,備課時間很短,來不及制作PPT,因此我針對前一次課堂的教訓,在預設上進行了調(diào)整。)
課堂情景描述:
1.把學生分成四人組,讓他們討論平時的飲食、睡眠以及鍛煉習慣。
(精彩生成:課堂的開場就很熱鬧,人人有話說。突出的典型:班上最胖個兒最大的一個男生的誠實而幽默的發(fā)言使得全班哄堂大笑。)
2.第一次閱讀任務:給學生一張第一封郵件的思維導圖,讓學生閱讀后完成圖中所缺內(nèi)容。
3.讀第二封郵件,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張思維導圖。
(精彩生成:學生的思維導圖五花八門,各有特色,充分展示了個性。)
4.閱讀第三封郵件,要求學生閱讀后總結出周林的情感變化。
5.小組活動:列一個清單,給我提一些減肥的建議。
(精彩生成:有個小組沒有給我減肥的建議,而是給我提了怎樣正確鍛煉的建議。理由是:他們認為我不胖,根本不需要減肥,這是我預設時沒有想到的。還有一個組建議我吃減肥丸,這正是文章中Amy生病的原因,我知道學生們想在課堂上作弄一下新老師,想搞點笑料出來。我沒有批評他們,只是用了一個詞mischievous---壞壞的。)
6.提問環(huán)節(jié):學生再次閱讀文章,提出問題。
這三封郵件里都提到了Amy媽媽對她說的話,你能從中體會什么?
(精彩生成:大部分學生的問題只停留在知識點的層面上,但是有一個學生提了一個一個問題:為什么三封郵件的最后都提到Amy媽媽說的話?說實話,對于這篇文章我教過兩屆,節(jié)通過幾次公開課,從來還沒有誰注意到這個問題上來,所以這個問題讓我措手不及!但是我及時調(diào)整:1、要學生朗讀這三句話;2、從這三句話你體會到什么?第二個問題有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他們紛紛發(fā)言,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學生的感想:不聽老人話,只有稀飯恰。(用長沙話講的)全班又一次大笑。課堂就這樣在笑聲中結束了。)
【教后反思】
一、本節(jié)課預設的反思
其實,兩堂課的課前的預設教學目標都是兩點:1.把課文主旨與現(xiàn)實生活近緊緊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樹立并且堅定正確的健康觀念。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他們的表現(xiàn)欲充分調(diào)動起來,敢于表現(xiàn)自己,敢于運用所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思想。
但是,第二次課為實現(xiàn)目標而設定的教學方法發(fā)生了改變,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調(diào)整,應對突發(fā)的生成。
二、本節(jié)課生成的反思
課中產(chǎn)生的幾處生成,均是學生個性差異的體現(xiàn),是師生智慧互動的火花。這些都說明,現(xiàn)在的部分中學生確實具有較好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為中學課堂實施生成性教學和探究性教學提供了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