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平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6—0114—01
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是每位數(shù)學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尤其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在課堂上45分鐘的學習效率,對于一個高中數(shù)學教師來說,是很重要的課題。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抓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是基礎
所謂常規(guī),就是教師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的長時間后不需要檢查就會自覺的日常行為。筆者針對所帶學生基礎較差、習慣不是很好的特點,采取了如下措施: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就把課本、筆記本、練習本準備好,每周都要對本周內容進行一次整理;要求學生都備好錯題本,將每次測驗中的錯誤及時整理上去且進行分析;所有的學生必須按照預先制訂的分層學案,做好預習工作;習題的格式要求在右邊空出一部分來畫圖和訂正錯誤及寫體會。
常規(guī)雖很細微,也不起眼,但細小的常規(guī)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就會產生質的飛躍。只要教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堅持不懈地指導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導,久而久之,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便能養(yǎng)成,自學能力也隨之發(fā)展。
二、明確教學目標是前提
要構建高效課堂,必須明確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許多事實證明,教學的目標制訂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認知等各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
如,“導數(shù)的概念”是整個導數(shù)一章的第一課,導數(shù)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是研究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備課時應注意,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學生全面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也為進一步學習微積分打好基礎。
三、師生有效互動是保證
課堂如果缺少了互動、交流就缺少了生氣,無生命力的課堂根本談不上高效,因此,教師要注意師生互動和交流。
1. 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有效互動的保證。新課改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必須明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身份,重視互動對學生學習的重大意義。只有這樣,才能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關系,才能保證互動有效開展。
2. 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實施有效互動的基礎。成功的課堂或者說成功的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間和諧的交流與平等的對話。師生間不僅要通過語言討論和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通過心靈的對接、意見的交換、思維的碰撞、合作的探討,能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3. 關注與傾聽是實現(xiàn)課堂有效互動的必要途徑。學會關注是有效互動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傾聽是交際和思維的工具。教師的傾聽,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獨立思考。高質量的傾聽是有效互動的保證,因此,關注與傾聽至關重要。
四、采取差異教學策略是關鍵
“差異”指個體在社會生活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各項品質,每一個學生都是有獨自內心精神世界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是互不相同的。差異教學把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別當作資源,作為教學的的積極因素加以利用。教師應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制訂差異性、挑戰(zhàn)性的教學目標,以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還應挑選不同程度的內容,使優(yōu)等生可以學得深一點,多一點,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學有所獲。除此之外,還可以實行“彈性學習小組”,按智力、知識水平、認知風格在學習活動中的綜合表現(xiàn),考慮到差異中的共性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對學生制訂分層目標:基礎性目標、提高性目標、發(fā)展性目標。當然目標分層不是對號入座,而是動態(tài)的。最后分層應具有“保密性”,只要做到教師心里有數(shù),方便教師對小組學習進行干預和調控,至于如何分成這樣的小組一定要對學生“保密”。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