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 要:語文教學的拓展,是對課堂教學的提煉和升華。拓展教學應立足于課堂,立足于學生實際,輻射到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它是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適當的拓展延伸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喚醒學生的個性意識,讓課堂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局面,是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語文的拓展教學要杜絕盲目的形式化,應從教材、教學、學生入手,提高語文拓展教學的有效度,最大可能地讓“拓展教學”為“自主課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關鍵詞:拓展延伸;自主課堂;教學方向;教學時機
近年來,一股“自主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之風吹拂著每位教師的心靈,激活了老師對語文教學的重新定位以及課堂教學方法的全面革新。我在教學和教研實踐中深刻感悟到:要實踐好我縣教研室推崇的“預學—交流—拓展“的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做好三步:課前設計好預學題,課堂上適時引導學生交流,關注拓展延伸的有效度,尤其是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能為課堂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縱觀以往教學,老師只憑主觀理解和個人喜好進行拓展,不能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學目標。違背了語文教學的初衷,忽視了學科特征、學生個體差異,在看似熱鬧的表象下,迷失了語文學習本身應達成的目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無法彌補的負面影響。
一、認真研讀教材,確定教學目標,把握好拓展教學的方向
語文拓展教學的根基是教材,教學目標的確定也必須在充分閱讀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語文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的航標,教學過程中,一切行為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恰當的教學目標可以明確拓展延伸的方向,抓住文本的重點,突破內容上的難點,達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否則,拓展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只能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一教師在教袁鷹的《白楊》時,分析課文后讓學生借紅燭贊揚辛勤的園丁?!栋讞睢芬徽n的拓展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對本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二、分析整合教材,選擇好觸發(fā)點,把握好拓展教學的時機
語文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其核心在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對語言的品味和感悟。拓展教學要找準觸發(fā)點,這個觸發(fā)點可以是課文中的詞語、句子、語言,也可以是課文的結構、主旨、寫法等。
1.找準讀寫的觸發(fā)點進行說寫訓練
學習了《索溪峪的“野”》一文,領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后,我告訴學生,索溪峪是國家級風景名勝,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索溪峪的魅力,索溪峪旅游公司面向社會招聘導游。你們能為他寫導游詞嗎?看誰寫的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索溪峪來。用《美麗的洽川》為題寫一段話贊美我們美麗的家鄉(xiāng),以讀促寫,學會運用。
2.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行閱讀拓展
大量的閱讀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渠道。尤其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能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fā)、引導他們閱讀的興趣和欲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學完老舍的《草原》,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有關描寫祖國名勝風景的文章,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學完《寓言兩則》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讓學生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樹立大的語文觀,通過拓展教學打開課堂教學的大門,以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為途徑,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
三、立足學情,依托文本,實現拓展教學的目的
自主教學要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上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語文拓展教學應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等等,可以說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拓展的廣度和深度。再者,進行拓展教學時,要注重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tǒng)訓練,以達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
總之,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充分認識到:語文的拓展教學要杜絕盲目的形式化,應從教材、教學、學生入手,提高語文拓展教學的有效度,最大可能地讓“拓展教學”為“自主課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車玲燕.談語文教學中的拓展[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17).
[2]韓順增.論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展[J].語文天地,2014(24).
[3]吳麗君.破繭化蝶:語文教學拓展的原則和方法[J].語文天地,2014(27).
[4]唐亮.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文理導航,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