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冰
【摘 要】在教改的浪潮中,我校曾經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研究。我們從有效預習著手,設置了一份名為《我的作業(yè)我做主》的特色作業(yè)。其中包括幾部分的環(huán)節(jié):我來寫一寫、我來讀一讀、我來查一查、我來問一問、我的知識小金庫。從字到詞,從詞到句,由淺入深地讓學生進行了有效預習。
兩年來,通過大量的數據對比,顯示著我們收獲了豐碩的教學成果。特色作業(yè)《我的作業(yè)我做主》中,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獲得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徹底改變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現(xiàn)狀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見,只要多圍繞學生主體進行教研教改,課堂教學是可以收到高效低耗的效果的。
【關鍵詞】有效預習;有效策略;主體意識;創(chuàng)造精神;高效低耗
新大綱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边@指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課堂教學滿堂灌、老師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時代已然遠去了,如今,必須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了。所以,我們應該將這種教學思想落實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時時處處都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積極、主動地求學。同時,主體性也是創(chuàng)造的核心,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才能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素質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實。
那么,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呢?我校為此狠下功夫,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研究。我們從有效預習著手,設置了一份名為《我的作業(yè)我做主》的特色作業(yè)。其中包括幾部分的環(huán)節(jié):我來寫一寫、我來讀一讀、我來查一查、我來問一問、我的知識小金庫。從字到詞,從詞到句,由淺入深地讓學生進行了有效預習。學生自主預習的有效策略具體包括了“圈、查、讀、劃、批、寫、注、想”:①圈,預習時先將要求會認及會寫的生字圈出,標出讀音并括出帶生字的詞語,使之醒目,便于下一步深思、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點;②查,使用工具書,掃除了生字新詞的障礙,牢固掌握這些字詞;③讀,一讀課文前面的“預習提示”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及預習要求,二讀課后問題,了解訓練要點,三讀課文,做到“一知內容,二研文題,三析習題,四悟情感”,四讀課文插圖,領會插圖含義,以便深刻理解課文的內涵;④劃,劃出層次,找出重點詞句;⑤批,眉批,把自己的體會、看法寫在旁邊;⑥寫,將自己不懂得的地方(無法解決的難點、疑點)整理出來;⑦注,在教材上將疑難處(造成閱讀、理解障礙的地方)用明顯的記號標出來;⑧想,下節(jié)課老師要講什么(即學什么)?自己懂否?相聯(lián)系的舊知識是什么?自己掌握否?要準備什么資料文獻。
兩年來,通過大量的數據對比,顯示著我們收獲了豐碩的教學成果。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會提問的孩子,有著最聰明的腦瓜”
質疑問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果的第一步,我們在特色作業(yè)“我來問一問”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預習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告訴學生“學習原本就是由不會到會的過程”,使學生先明白有不懂的問題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進而敢于多提為什么。接著把問題進行歸納、梳理,對認真提問題或提的問題較有思考價值的學生給與肯定、表揚。然后教師因勢利導,整理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最后根據“問題”確定學習目標。實踐證明:師生共同確立教學目標,能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調動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一枚金幣》時,在讓學生充分預習后鼓勵多提問,學生經老師一啟發(fā),提出了許多問題:“父親為什么要把兒子的金幣扔進火爐里?”“母親為什么要給兒子金幣?”“為什么前兩次被父親扔掉了金幣,兒子都笑了?”“為什么第三次被父親扔掉了金幣,兒子卻受不了啦?”……然后我根據學生的提問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并把“為什么前兩次被父親扔掉了金幣兒子都笑了,第三次卻受不了啦?”作為研讀的重點。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起來自然就興趣盎然了。這樣一來,就使學生強烈地感到自己是這節(jié)課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體現(xiàn),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就顯而易見了。
二、“來,我們一起學習……”
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是主體意識得以體現(xiàn)的基礎和前提,師生之間和諧融洽,有笑聲,有爭議,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是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我們在特色作業(yè)中激勵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并熱情地鼓勵學生提出有創(chuàng)見性的問題?!皝恚覀円黄饘W習”“你真聰明!”“你真棒!”這些激勵性的評價,經常出現(xiàn)在特色作業(yè)的批改中,為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自主學習精神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例如,這學期我擔任了四(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兼班主任。我發(fā)現(xiàn)有這樣的一位同學,她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可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她的特色作業(yè)每次都做得很工整,而且饒有趣味地配上了精美的圖畫。為了讓她習慣班級的生活,像其他同學一樣活潑開朗,我把她的特色作業(yè)展示給班里的同學觀看。在同學們一片贊嘆聲中,她找到了難得的自信。
有一天我正在上《草原》這篇課文,當我問到:“作者喜歡草原的原因是什么?”時,看到她好不容易舉起了手,我毫不猶豫地請她發(fā)言了。她猶猶豫豫地站了起來,卻不回答問題,我有點擔心,怕她說錯了,于是,快步走到她的身邊,拍拍她的肩膀,對她說:“勇敢些,把你的想法說出來!你在特色作業(yè)中,這個問題回答得很棒的,老師相信你!”通過我下意識的鼓勵,這位同學也就不緊不慢地開口了。我不失時機地對大家說:“看,其實每個同學都很聰明,以后要爭取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哦!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吧!”
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我的作業(yè)我做主》中還充分體現(xiàn)著教師恰當的“導”。如果“導”得法,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的興趣就會更濃,反之,學生就會失去興趣或者畏難而退。教師的“導”實質是對學生有效預習的學法指導,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若得“法”,自然就會為以后的主動學習打下了基礎。如我在同課異構《遲到》的教學中,先布置課前特色作業(yè)中的有效預習,引導學生學習理解為什么“我”不愿意起床上學,受到了父親嚴厲的責罰,然后歸納學法,接著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父親給“我”送棉襖,嚴中有愛的那部分。并完成老師設計的相關練習,最后還讓一個學生當“小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評講練習。這樣一來,課堂上“動——靜——動”有節(jié)奏而巧妙地結合起來,更因為有“小老師”的出現(xiàn),全體學生變得異?;钴S,這樣掌握的知識就變得異常深刻,這就是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的重大意義。學生的主體性一旦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了。
四、“你還想知道什么?”
主體意識還可以體現(xiàn)在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顯然,巧用結尾想象,續(xù)編課文內容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我們在特色作業(yè)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的知識小金庫”中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契機,讓學生主動想象、主動進行課外閱讀,以獲取知識。如在學完《井底之蛙》后,我作了以下引導:“小朋友們,學完課文,你認為青蛙如果到了東海生活會是怎樣的狀況?”學生立刻興趣盎然,紛紛各抒己見?!扒嗤軙艿胶V械孽忯~的傷害。”“青蛙不能夠再像在井中生活那樣快樂,它適應不了海水的咸度,皮膚會皸裂。”經老師的引導,學生就會主動地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了。所以,只要做好了充分的有效預習,在課堂教學上就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也就從中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而應從學生這個主體出發(fā),為學生主體服務。特色作業(yè)《我的作業(yè)我做主》中,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獲得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徹底改變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現(xiàn)狀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見,只要多圍繞學生主體進行教研教改,課堂教學是可以收到高效低耗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