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勝
摘 要:外科學是臨床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外科學教學對學生臨床知識的掌握、臨床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外科學教學中合理地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突出外科學實踐性強的特點,并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外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臨床思維能力等。本文主要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外科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為每位教育同仁提供一點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外科學教學;應用
作為臨床醫(yī)學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學科之一,外科學是每位臨床醫(yī)學生的必修課程,其對臨床知識的掌握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充分重視外科學教學質(zhì)量。由于外科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臨床實踐的滲透。而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得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真實病例,使其了解到疾病更多的相關知識,同時也可以增加其對臨床實踐的了解。
一、案例教學法的內(nèi)涵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即為在學生在掌握一些分析技術以及基礎知識以后,教師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以及策劃作用,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大綱與教學內(nèi)容,利用比較典型的案例,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對案例進行深入地分析,然后再指導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或者是集體討論來對問題展開分析,最終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1]。在此過程中,不但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與協(xié)作能力等的培養(yǎng)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案例教學法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選擇典型案例
在外科案例法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具有典型的案例。這些案例要具有針對性,難度適中,而且目標明確,要可以充分突出主題。例如,教師在講解急性闌尾炎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向?qū)W生列舉典型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發(fā)病過程與診治整治的經(jīng)過,并且將案例提前發(fā)放給學生,使其通過查閱材料等方式對病例進行分析。
(二)設計案例進行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案例實際情況,針對某些知識要點進行提問,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對案例提出疑問。例如,教師可以向同學提出:“假如患者出現(xiàn)腹痛情況,那么除了急性闌尾炎以外,還需要考慮哪些疾病呢?”、“急性闌尾炎與其他相似疾病有哪些區(qū)別,如何鑒別?”、“在患者確診以后還需要做哪些輔助檢查呢?”,以此來向?qū)W生提問,使其能夠?qū)Π咐M行深入思考,從而接觸相關知識。
(三)對病例展開分析與討論
在課前,教師將病例提前發(fā)給學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生能對病例展開深入地分析與研究,使其能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來了解相關的知識[2]。對于教師的提問,學生可以進行獨立思考,而且也要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劃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鼓勵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地進行發(fā)言,大膽表達出個人的看法。然后再由每組的組長進行總結(jié)。在小組討論結(jié)束后,再進行班級討論。由各小組的組長作為代表發(fā)言,將本小組的觀點闡述出來,然后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或提出異議,這樣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參與積極性。
(四)案例的總結(jié)與歸納
在學生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jié)與歸納,指出學生在討論中存在的優(yōu)點與不足,提出學生今后需要發(fā)揚與改正的地方[3]。然后再對此病例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其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突出知識的重難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架構(gòu),使得學生能充分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加強對疾病的了解,以為其今后的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體會分析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案例法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前將案例發(fā)放給學生,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案例進行分析,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這樣可以使其充分了解相關的知識,加深對病例的認識與了解。因為學生的課前準備不但會影響到討論效果,而且影響到教學效果。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由以往被動地學習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這也有效地激發(fā)了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4]。
(二)促進生生、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在外科學教學中合理地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得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加強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與互動,從而使其能交換彼此的想法與心得,加強彼此之間的情感,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的討論中,對案例的分析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其指導作用,積極地為學生進行引導與指正,對學生的發(fā)言也要給予充分鼓勵,從而使其能大膽地各抒己見,而在此過程中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三)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在案例法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真實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外科學知識,而且能接觸到病理學、診斷學及癥狀學等相關的知識,從而使其能將多種知識進行互相滲透,并且靈活應用,使其所掌握的知識更加豐富、扎實,進而有助于今后臨床工作的順利開展[5]。此外,在分析案例、收集資料及討論案例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效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他人協(xié)作的能力,有助于其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外科學教學中合理地應用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加強生生、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增進彼此間的情感,有效提高外科學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而且還能有效地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使其掌握更多的外科學及診斷學、生理學等知識,從而豐富學生的視野以及知識架構(gòu)。此外,通過案例教學法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與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等,進而有效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為其今后的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海珠,張俊一.淺談如何做好外科教學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29):85.
[2]孟平.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外科教學中的作用[J].時代教育,2014(12):65.
[3]彭廣飛.案例教學法在外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文信息,2014(9):148.
[4]王維峰,楊琳紅,李洪斌.案例教學法在臨床外科教學中的應用人才資源開發(fā)[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5(22):228-229.
[5]姜立,程琪,張斌豪.案例聯(lián)合問題導入在普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5(7):3-4.
(作者單位: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