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云豐
摘 要: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可引發(fā)學生思考,形成師生互動,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精心設計問題的難度和方式,提高提問質量,真正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運用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一門教學藝術,有效的問題能促進學生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動的一種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也是傳遞語言學科知識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要對課堂提問引起足夠的重視,研究提問的藝術技巧,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現(xiàn)狀
提問一直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但教師在使用這一方法時,沒有對其進行系統(tǒng)研究,因此,提問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就當前而言,教師在課堂提問時,主要表現(xiàn)出來的誤區(qū)有以下幾點:
1.問題籠統(tǒng)
教師在提問時,沒有經(jīng)過認真的考慮,提出的問題過于籠統(tǒng),超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無法對老師的問題作出準確的回應,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2.提問過度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度地使用提問,往往一個知識點可能設置2-3個問題,對學生的影響是兩端分化的,學習好的能夠快速回答問題,并能預測下一個問題;學習不好的一直處于緊張狀況,影響聽課效率。
二、如何運用提問藝術
1.提高問題的質量
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花費一定的精力對課堂提問進行設計,提高問題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課堂提問不在量,而在質,只有具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才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對學生的學習有促進作用。高質量的問題不是反問,也不是非是即否的判斷,而是能引發(fā)學生深入探討、思考的問題。
2.加大問題的層次性
課堂提問應講究一定的層次性,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如,在講解《最大的書》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問題,層層深入。如最大的書是什么?為什么它是最大的呢?書里有哪些內容?通過層層遞進,引發(fā)學生思考,提高教學效率。
3.將情感教育融入提問中
語文教學的另一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時,可以提問的方式入手,將學生的情感融入文章理解中,使文章中正確的情感內化為學生的思想觀點,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提問是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教師在使用課堂提問時,要精心設計,層層遞進,提高問題的質量,并將情感培養(yǎng)融入提問中,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范文新.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才智,2015(29):229.
[2]周雙.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的有效提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