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林
【內(nèi)容摘要】語文寫作在中學語文考試分值中占最大比例,因此,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有利于提升總體的語文考試成績。以下是本文對中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要素進行的探討與分析,并提出相應(yīng)辦法。
【關(guān)鍵詞】中學語文 寫作教學 要素分析
學習寫作,可以幫助學生記錄生活趣事和把心中的所思、所想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有利于學生抒發(fā)個人情感、構(gòu)建新的認知體系。在中學寫作教學中,老師除了傳授寫作技巧外,還要引導學生賦予寫作對象情感,融入真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寫作對象更生動、自然。
一、從生活和讀物中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源于生活。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素材,通過積累生活中微小的事物豐富寫作內(nèi)容。比如學習到《山中避雨》時,透過“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老師可以告訴學生,如果魯迅先生沒有身臨其境的融入當時的情境,是無法獲得如此感悟的,更不會完成《風箏》的寫作。因此,寫作是生活的寫照,是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感受。通過閱讀書籍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前人的思想,增加學生對生活的閱歷、文化的積累等。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除了豐富寫作內(nèi)容外,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路和方法。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選取感染力強且內(nèi)容風趣的讀物,用以提高學生鑒賞作品和欣賞美的能力。而在農(nóng)村語文寫作教學中,由于沒有更多書籍可以閱讀,容易使學生對課本產(chǎn)生依賴,這時就需要老師利用好每一篇文章,竭盡所能的將課文中的文化精髓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最大限度的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打開寫作思路,用真情去寫作
作文質(zhì)量的優(yōu)劣取決于學生的寫作水平,如何啟發(fā)學生情感創(chuàng)作成為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首要任務(wù)。老師應(yīng)該利用靈活的設(shè)計手段,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并鼓勵學生投入真情去創(chuàng)作。比如根據(jù)《語文新課標(上)·中學教材全解》第一單元給出的寫作材料,老師可以以“走出校園”為主題布置寫作任務(wù),要求1000字符,題材不限。通過分析寫作材料和學習任務(wù)可以看出,寫作的內(nèi)容比較貼近生活,靠近大自然,大部分是學生所熟悉的,老師只要稍作引導,便能打開學生的思路、調(diào)動大腦積累的素材進行撰寫;其次,為了使文章更顯生動、具體,學生還可以走出校園親身感受一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為積累寫作素材做準備。此外,在寫作過程中,還要使用適當?shù)谋磉_方式和文體,從而創(chuàng)作出載體得當?shù)奈恼隆?/p>
通過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寫作的技巧、表達的方式和運用的文體等,這些都是文章重要的組成要素。除此之外,賦予文章情感和思想不容忽視,思想是寫作的靈魂,它貫穿于整個寫作的過程,沒有融入真實情感的寫作就失去了寫作的靈魂,是泛泛之作。在閱讀到朱自清的《背影》時,容易給讀者營造一種辛酸和悲傷之意,作者描述了父子之間真摯的感情,而讀者正是被文中流露出來的真情所打動。
三、激發(fā)寫作欲望和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寫作可以體現(xiàn)一個學生平時的積累和語言組織能力。在寫作過程中,部分學生有了寫作素材卻寫不出東西,慢慢的就沒有了寫作的欲望。因此,老師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欲望。引導的方向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也可以是當下熱門的新聞話題等,比如,在2012年4月的玉樹大地震中,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當時地震的新聞,當學生看到那些失去父母和家園的孩子站在地震后的廢墟上時,會從心底引發(fā)諸多感慨,從而學會珍惜當下生活與學習的機會。在這種情形下,老師只要布置觀后感的學習任務(wù),便能釋放學生心中的所有感慨,從而寫出質(zhì)量較高的文章。所以,在進行寫作教學之前,要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過程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隱喻了“方法”的重要性。寫作不是簡單的素材堆砌,而是需要搭配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使其能夠有效的將積累到的素材進行加工再創(chuàng)作。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老師除了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素材的積累外,還要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大寫作方法與技巧運用的訓練。在中學語文教材中,蘊含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和許許多多的寫作技巧,老師在授課時,可以通過課文給學生滲透寫作的技巧。在進行分析時,老師還要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保證所分析的技巧、方法和特點是學生所能理解的,并鼓勵學生課外多閱讀作者不同時期的作品和其它不同載體的文章等,通過不斷的比較和分析,慢慢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仿寫創(chuàng)作渠道
仿寫具有針對性強、循序漸進的特點,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學到相應(yīng)的寫作知識。老師在選擇仿寫的文章時,應(yīng)該先找一些與學生生活、心理和興趣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且文章結(jié)構(gòu)以簡單為主,有利于學生從中找到類似自己的情感寄托,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并以此作為仿寫的參照。而隨著仿寫內(nèi)容的深入,有利于引領(lǐng)學生借鑒仿寫的內(nèi)容與形式進行結(jié)構(gòu)、寫作手法上的練習,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謀篇布局的技巧,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磊. 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探討[J]. 當代教研論叢,2015(10).
[2] 徐成斌. 關(guān)于提高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的思考[J]. 讀書文摘,2015(08).
[3] 魏俊卿. 淺析如何提升中學語文寫作教學質(zhì)量[J]. 情感讀本,2015(35).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