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楨
摘 要: 一直以來,高效的課堂教學都是教育者們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學目標之一,小學科學是培養(yǎng)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提高探索能力,學會發(fā)現周圍、觀察世界的有效教育平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能夠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獲得有用的科學知識。新一輪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定了小學各門學科的變革方向,更規(guī)定了重點學科的教育新方向,構建高效小學科學教學模式,必須在實踐中追求高效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方法。
關鍵詞: 小學科學 高效教學 教學模式 構建方法
教育之所以育人,是因為其在對人才培養(yǎng)的針對性上有突出貢獻。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升級,越來越多的家長、教師和學校都致力于為孩子們提供一個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孩子們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掌握,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課堂教學全面升級。小學科學是開發(fā)小學生智力,幫助培養(yǎng)觀察世界、探索世界意識和能力的重要學科。為了能夠實現“向神圣的45分鐘要知識”這一目標,如何建立起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值得廣大教育者加以深思的問題。
一、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準備工作的開展
1.合理運用教材準備教學。教材上的知識是具備普遍性的知識體系,教師要尊重教材,但不能一味照搬教材,必須根據自己所在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合理改造。讓學生在吸收教材重點知識的同時,能夠找到與自己生活的相同點,提高對科學這門學科的關注度。
2.發(fā)揮教師引領作用。教師作為科學課堂教學的主導人,應動員一切能夠吸引學生注意的要素設計課堂,舉一些身邊發(fā)生的孩子們感興趣的科學實例,如“天狗食月”“海水漲潮”“水葫蘆瘋長”等能夠吸引孩子們注意力的有趣現象幫助教學。
3.做好教學資料的嚴密準備。教師必須提前準備好課上需要的所有資料和信息,包括圖片、文字、視頻和其他一系列教學所需的東西,保證高效的科學教學課堂不因一點資料信息的缺乏而耽誤教學進程。這些資料和信息都要經過事先審核,保證都是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能夠促進教學的資料,以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影響,影響科學知識學習。資料引入課堂也要注意時機,要在學生興趣低下,或是剛剛收獲新知識需要實例驗證的時候引入。
二、構建高效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有效方法
1.打破小學科學常規(guī)課堂教學模式,為高效課堂教學的實現另辟蹊徑。常規(guī)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一般都是由教師在教室前面講解基本知識和生物原理,學生在自己的課桌上不斷吸收知識,記憶知識,在全面吸收這些知識之后,再與教師一起在習題中掌握運用知識的方法和原理。運用分層教學及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教師成為輔助者,在整個科學學習過程中只為學生提供材料,幫助學生總結知識,整合思維邏輯。
2.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模式,帶孩子們暢游科學世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像是給孩子們提供了故事背景,給他們設下問題,讓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像一次冒險旅程,讓他們能夠在有趣的旅程中收獲新知識。首先要注意問題的針對性,要明確不含糊,例如在學習《沉與浮》一課時,如果教師直接問:“是什么讓物體漂浮起來的呢?”孩子們是肯定不能回答出來的,甚至都不能理解。但如果換成“羽毛和鉛球哪個會沉下去呢?”學生肯定就會立即回答是鉛球。再一一做出引導,探究為什么鉛球會沉下去,這就給學生提供了知識鋪墊。
3.堅持科學課堂以探究為主線??茖W這一門學科教授的就是孩子們探索世界、觀察生活的技能,因此,小學科學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就在于讓孩子們處于時時刻刻的探索活動之中。探究作為一種學習手段,同時是學習科學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晝夜交替的解釋》時,教師應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提出假設,做出實驗,有的學生會認為與地球的形狀有關,有的學生則認為是地球會轉的影響……種種猜測都是小組學習討論的結晶,課堂上教師聽取這些孩子們的實驗演示和報告后,指出實驗的可取之處和產生誤解的點,讓學生恍然大悟,與小組分享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激動,促進他們探索能力的增強。
4.教師要學會課堂指導的藝術??茖W有效的課堂指導工作,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神來之筆的作用。在學生開展科學實驗或是科學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放手”,讓學會盡自己所能探索新事物,發(fā)現新規(guī)律,在出現學生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時,再由教師出馬,為學生指點高下。在合適的地方對學生的實驗進程進行指點,能夠讓學生茅塞頓開,使該指點在學生腦中留下深刻記憶。例如在學習《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時,教師讓學生自己觀察并記錄每次倒入水杯中鹽的質量,讓各小組將自己的數據呈現出來,先不給出標準數據,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分析,為什么會出現與標準數據不符的情況。當孩子們思考得差不多了,教師再點出,這是因為食鹽中含有一定量的碘。
教育隨著人類的發(fā)展在不斷更新,關于打造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模式問題的答案更沒有統(tǒng)一定論,教育工作者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密切關注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fā)展,致力于打造現代化高效教學。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知識的有利條件,加強自我反饋與思考,促進學生的自我升級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戴建新.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
[2]隋麗霞,張秀蘭,魏瀟麗.淺談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