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成
摘 要:數學思想,作為學科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人類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寶藏。小學數學所涉及的數學內容雖然比較淺顯,但依然不乏精髓思想在其中。因此,探索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滲透一些思想方法,給學生以思維的啟迪和智慧的引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滲透策略
所謂數學思想,即在數學探索領域里體現的一種思維方式,或是一種解題習慣,這種思想的存在會對人的數學思維、審美等活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提倡滲透數學思想,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是學生數學學習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需要。
一、優(yōu)化教學設計,在理念上傳遞數學思想
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數學思想幾乎隨處可見,歸納類比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常伴隨于數學教學的點滴中。為了將這些極為抽象的思想滲透于點滴課堂,給學生開辟一條良好的數學學習之路,教師要從預設中做好準備,準確提取教材中承載的數學思想,提煉,匯集為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地將數學思想作為一種理念傳遞給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毋庸置疑,只有在預設中做到胸有成竹,運籌帷幄,才可以從主觀上避免數學課堂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如,新版本數學教材將“運算定律、性質”放在一起讓學生學習,編者意圖是突出“歸納類比”的數學思想。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就要精心安排,加大“觀察、猜想、驗證”等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比重,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推進,讓學生領悟數學概念,發(fā)現運算規(guī)律,印證自主猜想,加深學生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讓學生系統性地走進數學。
二、創(chuàng)設新穎情境,在體驗中強化數學思想
小學階段,學好數學非常重要。它是一種思維的超越,更是智慧的挑戰(zhàn)。而數學最基本的思想往往隱藏于一個個數學知識之中,要想讓學生從抽象的形式中剝離出形象的內容,從極強的邏輯層次中明晰數學思想,就需要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學思想融于點滴的教學過程中,喚起學生的探索熱情,增強學生自身體驗,讓學生沉浸在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以不斷發(fā)現為快樂,以層層剝離為興趣,變被動接納為主動出擊,在自主體驗中強化數學思想方法。如,在教學“角”的內容時,教師展示多媒體“一個光源發(fā)送出兩條光線”,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提煉出構成“角”的主要因素——從一點出發(fā),引出兩條射線,進而感知“靜態(tài)”下角的定義;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利用“圖釘和兩個紙條”制作一個可以活動的角,并讓學生體驗“旋轉”可以改變角的大小,從中領悟“動態(tài)”下角的內涵。
三、注重問題解決,在探究中提升數學思想
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只有學生不斷地探索,才有利于靈活運用和扎實鞏固。而數學思想在問題解決中可以起到強大的支撐和輔助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重視探究發(fā)現的過程,在教學中精心發(fā)掘,相機引領。如,在教學“面積與面積單位”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小組探究,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利用之前學習的知識和方法,學生很難自主完成。于是,教師將“小方塊”引入問題解決中,引導學生將小方塊鋪滿兩個圖形,讓圖形的面積得到“量化”。此時,學生快速地判斷出兩個圖形的大小。接著,教師又讓學生體驗“大小不同方塊”鋪滿后計算效果,最后總結出“量化”需要統一標準,自然而然地滲透了數形結合思想??梢?,數形思想的滲透,可以讓抽象而復雜的數量關系化模糊為清晰,讓學生簡單直觀地感知這種內在關系,豐富想象,提高學生思維遷移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一線教學的數學教師,必須在觀念上充分認識到數學思想在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并于日常教學中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搭建感知數學思想的平臺,創(chuàng)設生動新穎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對數學思想的親身體驗,在反復應用中滲透數學思想。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