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良
摘 要:用新課改的精神與理念指導學生主動去科學實驗,主動去探究結論;在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設計實驗去探究、去驗證,最后得出實驗結論;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科學態(tài)度;善于質疑;驗證預測;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
科學課是一門蘊含豐富的實驗操作內(nèi)容的學科,我在科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注重積極倡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科學實驗活動,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使其在愉快的實驗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下面從兩個方面簡單談談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真切感受。
一、用新課改的精神與理念指導學生主動去科學實驗,主動去探究結論
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各種實驗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力,鼓勵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大膽地預測,通過科學實驗去探究、去驗證,最后得出實驗的結論。讓學生在科學實驗的活動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例如:“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這個實驗,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方式:撥動鋼尺;撥動拉直的橡皮筋等實驗活動,學生產(chǎn)生共鳴: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
二、在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設計實驗去探究、去驗證,最后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實驗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設計實驗去探究、去驗證,自主拓展。如《溶解的快與慢》這個實驗主要探究:溶解的快或慢與哪些因素有關。我激勵學生根據(jù)教材的提示,小組合作設計實驗。實驗前預測;實驗中探究驗證;試驗后總結并驗證預測是否正確。實驗前我把學生的預測一一記錄下來。綜合各種預測在學生的心中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這些預測有的可能是正確的,有的可能是錯誤的,往往事實與預測發(fā)生矛盾,此時,我把問題拋給學生,學生帶著濃厚興趣主動去思考、主動去實驗,嘗試著自己獲得結論,最后交流:與溶解的快或慢有關的因素,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目前,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自行設計實驗尋求問題的答案已成為每位學生努力的目標。巧妙的課堂設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能力。
總之,用新課改的精神與理念指導我們教學活動,執(zhí)教者在上科學課時要精心組織實驗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