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琰
【摘 要】政治教學重在傳授思想,貴在令學生掌握并運用政治思想為社會做出應做的貢獻和為國家盡到應盡的義務。在傳統政治教育下,高中思想政治被教成了死記硬背的乏味學科,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想實現新課改的偉大理想,就要求政治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永不懈怠,不斷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與學生溝通,通過各種適宜的方法和途徑正確引導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好政治的思維方式,最終達到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教學效率;教學方法
在高中政治課程中,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很重要。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成熟的價值觀,可以為學生塑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其樂于主動學習,這將幫助他取得較佳的學習成效。在新課改的革新浪潮中,高中政治教學觀念得到了革新,同時對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為給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跟上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嚴于律己,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技巧,以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
一、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教與學本來就相輔相成,只有互相融合促進才能達到明顯客觀的教學效果,而課改一直強調學生理應作為課堂主體,教師要竭盡所能去做好課堂引導者。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環(huán)境是建立在教師的合理組織和管理基礎上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和設計時應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只有在和諧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身心可以得到放松,注意力集中時會更加專注,學習效果自然就會事半功倍。此外,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效率。
二、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自身的引導者地位,而不要僅僅把自己所扮演的教學角色自定為純粹的傳授者或講述者。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發(fā)揮引導作用的同時,還應多注意學法指導,這樣才有利于新課改的發(fā)展和推進,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注重學法指導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指導預習環(huán)節(jié)中的學法。預習是政治學習最初的階段,教會學生如何預習把握重點知識,多進行預習前指導。通過這些形式,學生會提前融入課程學習中,解決一些基本或簡單的知識學習問題,節(jié)省課堂時間。
第二,開展課堂學法指導。在聽課過程中,學法指導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學生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學習教師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針對同一問題時學生和教師的不同思維方式等。
第三,注重復習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及時復習,并教給學生一些節(jié)省時間、效果明顯的復習方法和習慣。
三、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思維,優(yōu)化教學方式
要搞活課堂氣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關鍵在于教師對于教學本身的理解和對課堂所持的態(tài)度。在教育發(fā)展的大形勢下,以前“老師教、學生聽”的古板模式應該得到相應的改變。
要做好教學模式的徹底轉變,就要先讓教師轉變教學思維,打開自身創(chuàng)新教學的思維,以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打造出新思維課堂。在這類課堂中,講究課堂上的抉擇可以靈活轉換,而不再是師生間固定的角色。若課堂時間允許,上完新課后,可以把時間交給學生作為自由發(fā)言時間,鍛煉學生自主思考,將對課程的理解或是知識點的理解說出來分享給其他同學,這對教師實施下一步教學可能提供時機教育??傊?,只有打開開放性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思維,是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就能在打破已有的教學模式陳規(guī)上,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引入現代信息手段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
如果將多媒體技術用于政治課堂教學,并與課堂教學流程融為一體,就能改善教與學相輔相成的效果,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圖畫、實物、影視顯現等方式展示具體對象,這樣既形象又具體,學生易于接受,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提問和思考。高中政治課雖然有點難,需要理解記憶的知識點也多,但高中政治學科依舊是一門為學生高段學習打基礎的學科,教師要做的不能是向學生死板地灌輸知識,而是要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利用好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這樣能使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高。例如:在講一國兩制那一課內容時,我用了兩個片段,一個片段是“中英政權交接儀式”,另一個片段是“中葡政權交接儀式”,這是運用多媒體的一大好處,可以真實重現當年香港、澳門回歸時的真切情境,這能強有力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政治教學中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必將大力優(yōu)化政治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五、開展綜合活動課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補充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是,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教育引導下參加一些自主動手參與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這些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科學的同時重視實踐。教師是否能上好綜合實踐課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在這門課上讓學生得到最大的活動體驗,并在體驗和探究過程中得到成長,然后在不斷參與活動中慢慢學會融入社會,學會認知重塑自我。在上這門課時,教師要提前思考好學生活動主題、項目、課題和活動過程,并指導這些任務能徹底貫穿到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中,實踐結束還要加強總結和交流指導。在活動剛開始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收集整理資料,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找到相關的課程資源,好結合實例給學生做一些實例訓練,這些訓練包括如何使用文摘、百科全書等工具書,訪談時如何做筆記,訪談后如何整理分類資料等。在做活動總結時,要教會學生多對活動自身體驗和認識以及收獲進行交流總結與反思。在指導學生撰寫綜合實踐活動報告時,先是要求學生對搜集來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然后在組員之間多探討交流,最后得出活動結論才寫進活動報告。因此,做好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工作,可以更好地轉變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的方式,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能力,還可以令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慕谷.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黃蓉生.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研究[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鄺麗湛.談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改革趨勢[J].課程·教材·教法,199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