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雷祥
摘 要:語文的基本單位有字、詞、句、篇、章,其中,字詞作為語文、語言的基礎和核心單位,影響著語文閱讀、作文等課堂教學的質量。加強詞語教學,激發(fā)學生詞語學習和運用的興趣,對優(yōu)化小學生作文訓練,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能力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性。意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是較為常見的兩種詞語教學方法。主要分析了意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方法策略
一、意會教學法
意會教學法是詞語教學的一種方法,是指教師措辭合理,運用比喻、對比等方法,對詞語含義加以點撥和引導,進而使學生意會和理解詞語的內在內容,并提高學生詞語運用的能力。在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許多詞語并不需要老師面面俱到地講解其內涵、用法,而適當地對其意會、示意,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效。比如說,在“壯麗”一詞的學習中,為了更好地示意、意會學生,老師可以營造良好的語言情景,提高學生對“壯麗”一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如“這一座一座有高有低的山在深藍的天空的映襯下,在夕陽余暉的照射下,顯得多么雄偉壯麗啊!”以此加深學生對群山連綿起伏壯麗之感的理解。為了加深學生對“壯麗”一詞的理解,還可以引入錯誤的例子,讓學生加以區(qū)別壯麗與其他詞語在含義、運用等方面的不同。如:“我們披上了金色的衣裳”,引導學生思考能不能用“壯麗”來形容,加深學生對壯麗與華麗、美麗等詞語的區(qū)別,讓學生明白所謂的壯麗并不是“小家碧玉”,而是真正的“大氣之美”“大家閨秀”。
二、多媒體教學法
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詞語教學法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短期性教學行為,而需要學生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日積月累,經歷一個從自我模糊到慢慢理解的過程。然而小學生自控能力不高,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詞語教學活動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狀況屢見不鮮。因此,對于詞語教學,巧妙地引入多媒體信息技術,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等優(yōu)勢,多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詞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比如說在《清明節(jié)》的課程學習中,對于“烈士”“革命”“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碑”等詞語,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有限,在現實生活中對這類似的詞語接觸甚少,為了刺激小學生的認知感官,在詞語教學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精美的PPT課件,讓學生感知革命烈士的光輝形象,深刻了解“鮮艷的杜鵑花”“四季常青的松柏”“高大的紀念碑”等詞語含義。
編輯 薛直艷